Identity
Admission
Study
Research
Campus Life
Financial Aid & Scholarships
News & Events
About Us
Subscribe
{$ subscribeMessage.text $}
News
Al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nor
Campus Activities
Excellence in Teaching
Other
hot news
Daily News
2023.03.16
本校何宜武學術講座張真誠教授是國內資訊安全界的領軍人物,在密碼學領域研究卓越,發展了許多創新的理論與實務技術,獲得全球學界的高度肯定與推崇。張講座教授獲頒中正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日前與張師母一同出席在中正大學大禮堂國際會議廳舉辦的名譽博士頒贈典禮;中正大學馮展華校長在典禮中,不僅讚揚張講座學術界豐碩成果,也感謝他為中正大學16年的付出。
本校雅風國樂社、口琴社、逢甲合唱團,管樂社等四個社團,參加111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大專團體組中區決賽,分別獲得優等及特優之殊榮。這些社團在本校未有音樂科系的條件下,仍能擊敗許多擁有音樂系或音樂班之學校,實屬難能可貴,為逢甲爭取了極大的榮耀。
2023.03.14
逢甲大學管樂團參與3月11日在彰化縣員林演藝廳舉辦的「111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在大專管樂合奏B組再次脫穎而出,連續10年榮獲特優獎項。不僅如此,木管五重奏、打擊重奏、銅管五重奏等多個單項比賽中,也都獲得了優秀成績,充分展現逢甲大學管樂團全面的音樂實力和卓越的表現。這份榮耀歸功於全體成員精益求精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2023.03.13
2023年「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於3月11日在高雄中山大學機電大樓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本校由自控系林上智老師指導,其iAS Lab中大二簡廷諭及大一許晨庭、葉品寬及李文凱等4位同學所組成的「急中生智」團隊,在全國大專院校智慧機械高手中大展身手,拿下全國第二名的佳績。
2023.03.02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台灣科學研究界中最具權威和最具價值的獎項之一,近日公布111年獲獎名單,本校統計系陳婉淑終身特聘教授,以其多年在統計學科領域的研究的貢獻和表現獲獎。每年參選的學者都是國內各領域的研究菁英,要從眾多菁英中脫穎而出,著實不易!今年獲獎者名單中,僅有四位來自私立大學,其中兩位醫院醫師和一位醫學系教授。
《Cheers》2023年「大學校長辦學績效互評調查」結果公布,逢甲大學名列全國第三。3月2日在台北書香花園舉行隆重頒獎典禮,由王葳校長親自出席參加受獎。自2015年開辦此項調查以來,逢甲大學年年霸榜,辦學績效深受各大學校長肯定。
2023.02.21
《遠見》2月20日公布「2023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逢甲大學連續3年位居全國TOP10。在製造業部分,更是深受企業主的肯定與偏愛,獨占全國第二,僅次於成大。逢甲大學立於台灣精密機械、傳統光學等產業聚落之核心地帶,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產業鏈結,每年逾11億的產學合作規模,讓學生在學期間即有機會、有能力,協助解決真實的產業問題,台積電和艾司摩爾也都親自到校,網羅逢甲學生加入團隊,因此逢甲畢業生能有超乎企業預期的表現。
2023.02.20
台日文化經濟協會為促進台日文化經濟等各項交流,培養優秀青年投入日本研究,自201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獎勵大專院校日本研究論文比賽」。2022年獎勵大專院校日本研究論文比賽,甫於本(2023)年初成績評定,本校中文研究所馮婉婷校友(109學年畢業),以「日本所藏《童婉爭奇》版本及流傳研究」碩士論文,榮獲研究生組文化類第一名。
2023.02.06
交通部公路總局於2月4日舉辦「111年公路公共運輸規劃競賽」決賽評審及頒獎典禮,運輸與物流學系蘇昭銘教授指導學生以「幸福.遊梨山.開駛」、「輪到我幫你」,在40組參賽隊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學生組第一名與第三名。運輸與物流系學生已連續四年獲得此項競賽第一名,創下競賽舉辦以來的紀錄。
經濟學系郭祐誠教授以「我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與學生切身相關的經濟學教學以及評估對學生之影響」主題,榮獲110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此計畫執行成果豐碩,四年內二度獲得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委員肯定。
2023.02.03
111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升等已奉教育部核准,本校計有25位教師榮獲升等通過。
2023.01.06
企業管理學系二年級陳建文老師的「電子商務」課程,透過邀請業界高階主管到班演講,讓學生了解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網路行銷現況與成效;並藉由學生網路創業企劃書撰寫、報告與競賽,模擬網路創業實際情況,提升學生未來在就業、創業應用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的競爭力。此外,鼓勵學生運用課程所學,參加校內外創業比賽,本學期共有4組團隊報名 2022 黑客松比賽,有3 組獲得佳作,有達到課程訓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