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纖複轉材料 大四先修研究所課程
在纖維複合材料系的大學四年,收穫不少,曾創下逢甲大學全校歷年最高捐血單位量,獲教育部頒發捐血績優獎狀。擔任纖複系畢業典禮司儀、主持璀璨藍圖活動和人言聖誕週的鋼琴獨奏。即便課外活動滿滿,學業也不落下,2018年擔任第六十六屆紡織年會壁報講者,隔年獲得第三十五屆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紡織論文經典獎。
儘管大學四年的生活如此豐富,仍想要在專業領域更上一層樓,也發現自己想要專研的領域偏向材料系,因此在大四下時先修了材料系研究所課程;隔行如隔山,在準備申請材料系研究所時,花了很多時間研讀材料專業資料,最後成功申請上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像海綿一樣,用盡全力吸收知識
「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奔跑」,是我碩一生活的最佳寫照。做實驗、帶領大學部專題生、處理科技部計畫帳務、訂購實驗耗材、購置實驗設備等,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能夠全心全意投入自己喜愛的「光觸媒研究領域」,再忙都值得。
選擇適合自己的實驗室如同找工作,先知道想要研究的領域,再評估實驗室適不適合自己,因為跨學系在找指導教授花了許多心力,最後成功錄取「功能性氧化物實驗室」。為了努力跟上其他研究生的腳步,我積極地學習光觸媒領域的知識、實驗設備、熟悉實驗製程,就像海綿一樣,用盡全力吸收新知,處事能力也有大幅進步。
有了平常努力累積的實驗數據,和兩岸四地暑期聯合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之人本設計課程的英文口說結業報告經驗,我在碩二時,代表功能性氧化物實驗室參加 Recent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研討會,與吉林大學、漢陽大學的研究生切磋學習。若沒有這場學術交流,我可能會認為碩士兩年的經驗足夠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目標。然而其他學校的研究生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他們的實驗內容艱深,卻能夠以清晰的口條和易懂的圖像呈現研究結果,這場學術交流帶給我的啟發,不只是修正實驗參數,還打破了既定思維的框架。
把自己當作努力吸取養分的土壤,一點一滴的累積都使我更加茁壯,枝幹越長,就能比別人更強大。
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張簡鶴琴
分享:
相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