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重新塑造台灣營建產業的未來
「營建機器人粉刷及施工」主要由逢甲大學盛郁庭副教授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王識源助理教授一起研發現場施工機器人之泥作工項,整合自主開發核心控制軟體、三維掃描、空間定位、路徑規劃、與BIM結合、機器學習等技術特徵,透過更換前端工具頭執行不同任務,實現打底粉刷等牆面處理工序,以解決目前營建業日益嚴重的缺工困境。
推動社宅AI 開啟智慧營建新時代
逢甲大學 X 台中市政府
公共工程興建目前面臨營建業的缺工問題,逢甲大學及邏數公司與台中市政府於2023年12月28日簽署「智慧營建之AI現場施工機器人」合作意向書,將共同促成台中好宅施工作業邁向AI新技術,加速營建產業轉型升級,強化AI人工智慧產、官、學的人才的培育,解決營建業缺工和勞動安全的問題。
智慧營建
臺灣校園中最大的設計與智慧製造工場
逢甲大學RoSoCoop為全國校園最大數位設計與智慧製造學習場域,設置7台不同大小的機械手臂,其中有8米線性軌道、2隻大型機械手臂,先進設備都是全國大專校院首見,機械手臂運作最高可達3公尺,可以挑戰真實建築尺度的工場預製工法。
ROSO是一個前衛且跨學科的研究團隊,其目標為利用機械手臂製造技術與運算設計思維,提供智能建造的解決方案,進而改變全球建築與營建產業之高勞力密集特性。
臺灣首台「現場施工機器人」
RoSoCoop設置7台不同大小的機械手臂
國際運算大師攜手逢甲師生 走進東京森美術館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師生與國際知名數位運算大師Michael Hansmeyer作品「Muqarna Mutation」,在日本東京六本木的森美術馆《FUTURE AND THE ARTS》: AI, Robotics, Cities, Life - How Humanity Will Live Tomorrow中展出。
Muqarna Mutation
建築專業學院師生作品
作品主要利用逢甲大學ROSO 數位製造合作社的工業機器人與其客制化之軟體所製造。這個懸吊於天花板的複雜幾何造型,大約2頓重,並由40個單元與約1萬4千根鋁管所構成。此作品利用電腦運算與機器人技術創造出一非常獨特的構造物,並且展現屬於數位時代的工藝美學。
國際運算大師攜手逢甲師生 走進東京森美術館
國際運算大師攜手逢甲師生 走進東京森美術館
科技VS.藝術
ROSO是火星上的建築學家
新科技改變藝術創作方式,越來越多藝術家更願意與科技「和解」,也越來越多科技人想探索藝術的奧秘,而透過「合作」激發更多創作想法。
運用機器人挑戰新興藝術裝置
挑戰更多「建築的想像力」與「建造的可能性」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是一個前衛且跨學科的研究團隊,研究基地設置於逢甲大學。由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盛郁庭副教授與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王識源助理教授共同創辦,致力於整合電腦運算設計、機器人3D列印技術與新興材料研究,去探索新的方法。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除了營建機器人獲得科研成果創業計畫的肯定之外,在各地的藝術季也大有所展,一路從新竹光臨藝術節《目流》、金門海洋藝術季《砲後重生》、屏東落山風藝術季《珊弧·山瑚》、2022花蓮石梯坪的《白羽岸》、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的《逐雲》、2023 Flowing Rhymes,皆有ROSO運用機器人挑戰新興藝術裝置的足跡。
大自然藏著幾何與結構密碼,ROSO結合AI來轉譯其為空間藝術。圖/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攝影/定影影像工作室 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花蓮石梯坪「白羽岸」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打造一處居民與旅人的「調整呼吸之地」|by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