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與運輸與物流學系於 11 月 24 日聯合舉辦專題演講,邀請第 26 屆傑出校友、台達電子全球事業營運執行副總裁尹鏇博返校,以「供應鏈管理:那些學校沒教的事」為題,向 300 多名師生分享其深耕國際產業多年的管理視野與實務洞察。校長王葳、校友聯絡長楊士霆、商學院院長黃瓊如、運輸與物流學系主任郭仲偉、吳佳真老師,以及企業管理學系主任張秀樺、黃誠甫、楊曉琳、吳如娟等多位師長均到場參與。

逢甲大學第26屆傑出校友、台達電子全球事業營運執行副總裁尹鏇博返校與學弟妹分享「供應鏈管理: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逢甲大學第26屆傑出校友、台達電子全球事業營運執行副總裁尹鏇博返校與學弟妹分享「供應鏈管理: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演講中,尹副總裁以「冰山理論」說明供應鏈管理的本質。他指出,多數人以為供應鏈就等於物流,但這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水面下隱藏著供應商關係管理、庫存計畫、風險管理、成本優化等更複雜的管理層面,這些都是學校課堂上較少深入探討的實務課題。他強調,真正的供應鏈管理是「全球資源組合」的能力,現代供應鏈管理已從傳統採購功能,演變為企業策略規劃、動態競爭、轉型優化等核心能力的整合。

除了回顧供應鏈的演進歷程,尹鏇博也分析了當前全球供應鏈面臨的重大變局,包括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工廠,以及在地緣政治壓力下,企業尋求China+1策略但面臨的種種挑戰。他提醒學生,供應鏈管理已從採購經理的術語,變成全球CEO與政府元首都在討論的關鍵議題。

在內容架構上,尹鏇博從七大面向深入剖析供應鏈管理,包括供應策略規劃、運營整合與風險控管、供應穩定保障、數位化與智能應用、人才與組織發展、成本與價值管理,以及庫存與物流最佳化。他並分享「2C 三流」核心概念、「5T 高效合作架構」與「韌性 6C 能力」等一線管理準則,讓學生對企業如何打造供應鏈韌性有更清晰的理解。

尹副總裁特別勉勵學生培養思辨能力、專業知識、數位工具應用、跨區協作、時間管理、良好溝通等關鍵特質,並關注AI在供應鏈管理的應用。他以「LEARN」架構鼓勵學弟妹持續學習、累積多元經驗、培養人際互動能力、建立韌性,以及建立有效人脈。

演講尾聲,尹副總裁強調:「那些學校沒教的事,需要在職場中不斷學習與實踐。供應鏈管理不僅是技術與流程,更是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對團隊的領導力,以及面對挑戰時的應變能力。」

透過傑出校友的經驗分享,逢甲學子不僅獲得產業知識,更看見從校園到企業高階主管的可能路徑。逢甲大學將持續邀請各領域傑出校友與企業領袖返校交流,為學生搭建產學連結的橋樑,協助他們及早規劃職涯發展,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專業能力。

逢甲大學校長王葳、校友聯絡處校聯長楊士霆及商學院院長黃瓊如,與企管系及運輸與物流系師生一同聆聽傑出校友尹鏇博的經驗分享。

逢甲大學校長王葳、校友聯絡處校聯長楊士霆及商學院院長黃瓊如,與企管系及運輸與物流系師生一同聆聽傑出校友尹鏇博的經驗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