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10月28日在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區舉辦2025通識藝文講座,邀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知名編舞家鄭宗龍,以「關不掉的耳朵:如何聆聽內在,創作出動人作品」為題,分享創作與生命感知的旅程。講座由通識教育中心戴盛柏執行長主持,吸引逾百位師生到場聆聽。

鄭宗龍總監長年以身體語彙探索創作極限,是近年臺灣舞蹈界的重要領軍人物。他承接雲門舞集藝術總監後,以《十三聲》、《霞》等多部創新作品廣受國際矚目。演講一開始,他透過自身的舞蹈創作歷程,引導學生體會「身體比語言更誠實」,強調創作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從每一次細微的感官感受開始。他也分享聲音與創作靈感之間的連結,鼓勵學生覺察自身特質與能量流向,在生活中找到最真實的表達方式。

講座特別邀請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原著作者江鵝出席與談。兩位創作者以「如何聆聽內在」為核心,延伸探討創作的養分來源、藝術工作者的孤獨與堅持,以及大眾文化與藝術舞台之間的互動關係。兩人言談幽默而真摯,互動間激盪出精彩火花。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左)與名作家江鵝(右) 以「如何聆聽內在」為核心,延伸探討創作的養分來源,言談幽默真摯。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左)與名作家江鵝(右) 以「如何聆聽內在」為核心,延伸探討創作的養分來源,言談幽默真摯。

問答時間,學生踴躍提問,從創作瓶頸、情緒與舞台的關係,到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平衡。鄭總監以親身經驗回應,他提到:「靈感其實就在生活裡,關鍵在於你敢不敢聽見自己。」鼓勵學生面對內在聲音,將感受轉化為力量,讓創作成為理解自我與世界的重要媒介。

最後,戴執行長強調藝術具有融通性,如舞蹈與文學的交織,並滲透於日常生活中。本次講座不僅帶領學生走近舞蹈與文學的創作現場,更深化其對藝文美感與自我探索的關注。通識教育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規劃多元藝文活動,搭建跨領域交流的平台,讓更多動人作品與生命故事在逢甲發聲。

現場師生對兩位講者在舞蹈與文學創作上的靈感來源表現出高度好奇,踴躍提問。

現場師生對兩位講者在舞蹈與文學創作上的靈感來源表現出高度好奇,踴躍提問。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前排右5);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原著作者江鵝(前排右6)與現場師生合影留念。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前排右5);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原著作者江鵝(前排右6)與現場師生合影留念。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