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經濟部主辦的國內太空領域指標性賽事「2025 Run 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中,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學生團隊SolarSizzle以創新專案「太空行動無線充電立方衛星系統(SMWC)」脫穎而出,榮獲「創新組」優勝,為學校再添太空創新榮耀。

逢甲航太系畢業,目前就讀台灣大學機械所的劉亭佑(右)擔任隊長,帶領逢甲學弟妹洪若寧(左)、靳淇淇一起參與「2025 Run Space」,拿下「創新組」優勝。

逢甲航太系畢業,目前就讀台灣大學機械所的劉亭佑(右)擔任隊長,帶領逢甲學弟妹洪若寧(左)、靳淇淇一起參與「2025 Run Space」,拿下「創新組」優勝。

特別的是,這支團隊是由逢甲航太系114級畢業,目前分別就讀台灣大學機械所的劉亭佑(隊長)與清華大學太空所江怡靜領軍,攜手逢甲學弟妹洪若寧、靳淇淇共同組成,並由羅明忠老師指導。學長姐不僅跨校回歸母校帶領團隊,更將研究所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學弟妹,從構想發想、系統模擬到簡報策略全程引導,展現出逢甲學子強大的凝聚力與延續性的科研文化。

SolarSizzle 的靈感來自現代人熟悉的「手機低電量焦慮」,團隊延伸此概念,打造出可為衛星任務提供能源補給的「太空行動無線充電系統」。作品展現了太空系統整合與軌道模擬能力,並規劃三階段發展藍圖:從技術驗證起步,進而推向商業化應用,最終建立能支援月球基地與火星任務的「星際能源網路」。

逢甲航太系學生團隊以建立能支援月球基地與火星任務的「星際能源網路」,榮獲「2025 Run 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創新組優勝。

逢甲航太系學生團隊以建立能支援月球基地與火星任務的「星際能源網路」,榮獲「2025 Run 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創新組優勝。

逢甲大學航太系長年重視「做中學」與「跨域實作」精神,鼓勵學生挑戰未知、勇於創新。SolarSizzle 的獲獎不僅展現逢甲在太空科技教育的紮實實力,更體現學長姐薪火相傳、攜手前進的精神,讓逢甲航太的創新能量持續在太空舞台上閃耀。

2025 Run 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由經濟部主辦,為國內太空領域指標性賽事。

2025 Run 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由經濟部主辦,為國內太空領域指標性賽事。

逢甲航太系獲獎團隊賽後與其他優秀隊伍交流切磋。

逢甲航太系獲獎團隊賽後與其他優秀隊伍交流切磋。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