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逢甲大學推動華語教學國際化再傳捷報!人文社會學院華語教師學分學程召集人王惠鈴老師,今年執行教育部「114學年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第一階段)」,成功選送8位學生於暑期前往泰國與印尼實習,不僅深化既有合作,更成功開拓新據點,展現逢甲在華語教學輸出上的能量。
此次共有8名修習華語教師學分學程學生參與實習,其中泰國清邁慧中中文語言中心由中國文學系謝妤芯、李臻、楊宛蓁、余佩柔等4位同學前往;印尼泗水新苗語言中心則由中文系廖嘉茵、廖韋維,以及外國語文學系李穎臻、張芝穎等4人投入教學。王惠鈴老師於7月25日至8月7日親赴兩國訪視,評估實習成果,並與合作單位商談來年計畫及新的合作可能。

計畫主持人王惠鈴老師(右1)於7月29日訪視印尼新苗語言中心,中心卓福明主任(左2)、分校李國培老師(右2),以及實習生中文系廖嘉茵、廖韋維及外文系張芝穎、李穎臻一同合影。

王惠鈴老師8月3日訪視於泰國慧中中文語言中心實習的中文系李臻、楊宛蓁、余佩柔、謝妤芯,中心校長鐘妙婷 (右1)特別感謝逢甲師生的協助。
逢甲華語教師學分學程與泰國實習單位合作已邁入第9年,與印尼的合作則是首次展開。為確保學生具備即戰力,學校在出發前安排兩週密集行前訓練,邀請專業華語教師進行實務演練,讓學生能獨當一面授課及班級經營。實習為期56天,學生兩人一組,依不同校區與需求分別教授成人班、高中生班、國中生班、幼兒班與線上班課程。
除了課堂教學,實習生也設計文化課程,帶來「香包製作」、「舞獅面具彩繪」、「古早味蛋糕」、「地瓜圓DIY」等台灣特色活動,讓當地學生與家長體驗台灣文化。其中,泰國場次的「古早味蛋糕」大受歡迎,不少學員熱情詢問食譜,現場氣氛熱烈。
「華語教學實習不僅是教學挑戰,更是文化交流。」王惠鈴老師指出,即使身處亞洲華人圈,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仍有明顯差異,這正是學生透過海外實習能夠學習與成長的地方。今年的訪視更拓展出兩個新據點——泰國清邁與印尼棉蘭的教育機構,顯示逢甲的華語教師學程深獲當地肯定,合作效益正持續擴散。

計畫主持人王惠鈴老師在鐘妙婷校長的陪同下,8月4日到泰國Maitreejit Christian Chiangmai School拓點,受到Chawrit Sittichachan校長(右1)熱烈歡迎。

新苗語言中心負責人卓福明主任(右1) 7月29日邀請王惠鈴老師舉辦華語講座,多位泗水家長學生熱情參與。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