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亞洲生技產業年度盛會「2025 BIO Asia亞洲生技大展」於7月24日至27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展登場,逢甲大學作為「清華五校聯盟」重要成員之一,今年攜手三支研究團隊參展,展出結合人工智慧、奈米光電與微流體技術的醫療創新成果。聚焦睡眠障礙、慢性腎臟病與藥物篩選三大健康議題,充分展現大學跨域研發能量與智慧醫療應用的潛力。

本次亮點之一,是由自動控制工程學系教授沈祖望率領的「仿生智能控制與虛實整合實驗室」所研發的非穿戴式智慧枕頭。該技術鎖定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族群,運用聲學模組與石墨烯感測器同步監測心律與鼾聲,並透過AI分析,能高準確度預測呼吸異常風險與定位鼾聲來源。不同於傳統穿戴式裝置,智慧枕頭安裝簡便、使用無負擔,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居家健康管理、睡眠門診與長照機構。

自動控制工程學系教授沈祖望於輔大X清華五校聯盟攤位上發表精采演說。

自動控制工程學系教授沈祖望於輔大X清華五校聯盟攤位上發表精采演說。

第二項成果則來自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李亦宸的精準醫療研究團隊,開發出離心式細胞藥物篩選平台。該平台可建立濃度梯度並即時觀察藥物對神經幹細胞的作用,具備自動化、效率高與低成本等優勢。此創新技術將有助於快速篩選生長因子、藥物與草藥成分,加速新藥研發流程,對生技製藥產業具有高度應用價值。

化工系副教授設計發表的離心式細胞藥物篩選平台,提升新藥開發效率並促進產業研發創新。

化工系副教授設計發表的離心式細胞藥物篩選平台,提升新藥開發效率並促進產業研發創新。

第三項則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簡儀欣領軍的「應用複合材料與奈米光電實驗室」推出,研製出銅奈米團簇螢光感測裝置。該技術利用蛋殼膜基材,可偵測呼氣中氨氣濃度,協助慢性腎臟病(CKD)分期診斷。裝置具備非侵入式、可視化與手持式等特性,特別適合偏鄉醫療與行動診所,並可延伸應用至糖尿病、肝病等呼氣檢測,未來更可結合雲端資料庫,拓展智慧醫療應用。

材料系副教授簡儀欣(右2)帶領學生一同參與,發表銅奈米團簇螢光感測裝置,發展智慧醫療雲端資料庫應用。

材料系副教授簡儀欣(右2)帶領學生一同參與,發表銅奈米團簇螢光感測裝置,發展智慧醫療雲端資料庫應用。

逢甲大學此次展出三項技術,不僅突顯校內跨域研發實力,更具體展現清華五校聯盟在智慧醫療與精準健康領域的合作成果。透過學研單位與產學營運與推廣處共同參與與推進,逢甲正積極鏈結臨床端與產業端資源,持續推動創新技術商品化,為全球生技與健康科技發展注入新動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