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來自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大學經營政策組」的訪問團,8月5日走進逢甲大學,展開一場聚焦「大學教育創新與永續經營」的台日高教交流。面對全球少子化浪潮與教育轉型挑戰,日方此行特別希望深入了解台灣大學的因應策略與實務經驗,為日本高教發展尋找更多啟發。

此次訪問團由東京大學校長特任補佐両角亜希子教授領軍,成員多為日本各大學經營與教育政策的實務工作者,共24人,由逢甲大學永續長吳志超與社會創新學院院長汪浩親自接待。

首站參訪今年甫啟用的共善樓,由榮譽教授兼特聘校務顧問楊龍士以流利日文導覽,細膩分享建築融合「共學、共創、共好」的精神理念。共善樓屋頂綠化率高達46.09%,校園綠覆率達82.55%,逾600棵喬木與綠園道自然銜接台中中央公園,完美呼應水湳經貿園區的低碳、智慧與創新發展方向。訪團學者對共善樓展現的跨域合作與社會參與開放平台印象深刻,頻頻點頭稱讚,直言感受到設計背後滿溢的教育溫度與人文關懷,肯定逢甲在教育創新與永續經營上的用心與突破。

逢甲大學榮譽教授楊龍士代表致贈內含USR故事的伴手禮,東京大學校長特任補佐両角亜希子教授代表接受。

逢甲大學榮譽教授楊龍士代表致贈內含USR故事的伴手禮,東京大學校長特任補佐両角亜希子教授代表接受。

逢甲大學榮譽教授楊龍士、永續長吳志超、社會創新學院院長汪浩等師長與日本訪問團於共善樓外合影。

逢甲大學榮譽教授楊龍士、永續長吳志超、社會創新學院院長汪浩等師長與日本訪問團於共善樓外合影。

接著一行人走進文創中心「共創永續基地」,雙方就大學社會責任(USR)展開對談。日方分享日本推動USR的挑戰,包括校內動員、資源整合、政策連結與成果評估等關鍵環節;逢甲永續組組長賴奇厚則介紹逢甲從制度架構到實作案例的完整推動策略,特別是跨單位協作與地方連結的經驗,引起日方高度共鳴。

社會創新學院院長汪浩也以實際課程與活動案例,說明逢甲如何將USR融入教學,帶領學生走進社區、直面真實社會議題,培養社會參與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多位日方成員在會後主動交換聯絡方式,盼望未來能展開更多深入合作。

雙方在逢甲文創中心中的共創永續基地,就大學社會責任(USR)展開對談。

雙方在逢甲文創中心中的共創永續基地,就大學社會責任(USR)展開對談。

東大特任補佐両角亜希子教授於簡報後,對逢甲永續計畫展開深入提問。

東大特任補佐両角亜希子教授於簡報後,對逢甲永續計畫展開深入提問。

交流尾聲,永續長吳志超特別準備了一份「有故事的伴手禮」:以深受日本旅客喜愛的茄芷袋為包裝,內含來自USR合作小農的香蕉脆片與天然洗沐旅行組,不僅展現環境友善與在地文化,也讓日方感受到逢甲將永續理念落實到細節的用心。

這場台日高教對話,不只是一次參訪行程,更是一場思想與行動的交流。逢甲大學期盼未來在USR、教育創新與高教政策等領域持續與日本夥伴攜手合作,共同描繪高等教育永續發展的新藍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