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推動高中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與實作能力,逢甲大學攜手嶺東高中於7月22日至24日共同舉辦「探究與實作」科學營,活動主題為「轉動密碼—電腦化轉動慣量」,邀請逢甲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江俊明親自授課,吸引嶺東高中114位學生參與,一連三天在逢甲校園展開精彩的科學學習之旅。

工科院院長王啟昌(前排左三)、光電系特聘教授江俊明(前排左四)、光電系教授林碩泰(前排左五)與嶺東高中師生合影。

工科院院長王啟昌(前排左三)、光電系特聘教授江俊明(前排左四)、光電系教授林碩泰(前排左五)與嶺東高中師生合影。

本次營隊由逢甲大學招生事務處、工程與科學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攜手籌劃,活動內容融合物理力學核心知識與現代科技工具,透過感測器與電腦軟體進行數據蒐集與分析,帶領學生從實作中理解「轉動慣量」、「角速度」等力學核心原理。

現場由江俊明教授領軍教學團隊,搭配嶺東高中黃泰民與吳典謁兩位老師的引導,學生分組操作實驗器材、建構物理模型,過程中不僅動手動腦,更在反覆驗證與小組討論中養成科學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展現高中階段少見的STEM跨域學習成果。

一連三天嶺東高中114位學生參與逢甲大學光電系「探究與實作」科學營。

一連三天嶺東高中114位學生參與逢甲大學光電系「探究與實作」科學營。

光電系長年投入科普推廣與跨階段人才培育,積極以實作導向課程引導學生探索STEM領域。江俊明教授表示,希望藉由此類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感受到科學的真實與應用,進一步激發對工程與科技領域的興趣與志向。

逢甲大學持續推動與高中端的合作計畫,每年規劃超過50門大學體驗課程,涵蓋學生工作坊、教師增能課程及寒暑假營隊,並深入偏鄉辦理學習活動,協助高中師生探索學習方向、連結大學資源。未來將結合更多學術與實務經驗,打造多元且具啟發性的學習平台,為青年學子開啟通往科學與知識的大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