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文化是臺灣面向國際,最耀眼的一幀名片。2024年2月逢甲大學成立「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以南島語族文化為核心,彰顯多元文化飽含活力與潛力,支持社會邁向多層次的永續發展。5月起,南島中心在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與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支持之下,與學校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合作,以「原聲顯影」為主題,策劃一系列民族誌影展與映後與談,引領師生從影像進入田野,結合座談穿針引線,一同打開多元的視野,更加立體地認識南島文化與臺灣。

影展首場於5月1日舉行,播映胡台麗製作的《愛戀排灣笛》,逢甲大學人社院院長何寄澎博士蒞臨觀影致詞,冀望從不同的方式增加校園師生對多元文化的認識。本場次也邀請到致力排灣族語推廣與鼻笛演奏的謝正男老師擔任與談人,與大家共享排灣笛悠長、雋永的音色,以及瀰漫在音色與盛裝下一股幽微綿密的哀思。

逢甲大學人社院院長何寄澎蒞臨觀影,於映後與謝正男老師討論排灣族音樂的構成。 逢甲原資中心的幹部們也針對音樂與情感生活熱烈提問。

逢甲大學人社院院長何寄澎蒞臨觀影,於映後與謝正男老師討論排灣族音樂的構成。 逢甲原資中心的幹部們也針對音樂與情感生活熱烈提問。

《愛戀排灣笛》導演胡台麗(1950-2022),長期從事人類學研究,更是國內開拓影像民族誌的先驅。在胡台麗眼中,影像充滿魅力,「除了可以提供大量客觀的,可被在分析的資訊外,還能「改正並擴張正確觀察的領域」,是令人渴望的田野新方法。《愛戀排灣笛》紀錄了四位排灣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他們雖然住在不同部落,但對於鼻笛、口笛都有極深刻的體會。如影片中的蔣忠信(rhemaliz Tjuvelerem),「吹鼻笛是要讓人tarimuzau,tarimuzau的意思是令人想哭。凡吹得好的,老人家聽了會說:『真令人tarimuzau!』。」伴隨笛聲起落,四位主角的身世、個性、生命情調和情感表達緊密綰結在一起。胡台麗並巧妙地將部落中的神祕儀式、古老的傳說與笛聲穿插剪接,在生活的大小事中一步步揭露排灣族內歛的哀思與美感。在鏡頭下的排灣族的社會,講求門當戶對雙親永遠將「家世」放在婚姻第一位;那個年代的排灣族男女,婚前大多都採集體式交遊,夜裡乘著笛聲,在兄弟們的擁簇下結伴前往女方家拜訪,但正因為太多的戀人們無法滿足雙親的期望,如願與另一半共結連理,游移在愛與婚姻、家庭之間的姿態,如同培育哀思與美感的溫床,無論男女回憶起自己真正喜愛卻不能結合的戀人,正是胸中洋溢的情感,鍛造了一首首淒迷的笛聲。

擔任排灣族鼻笛傳習藝生的謝正男老師,在開場時演奏雙管鼻笛。幽微細膩的樂音,是排灣族珍貴的無形文化襲產。

擔任排灣族鼻笛傳習藝生的謝正男老師,在開場時演奏雙管鼻笛。幽微細膩的樂音,是排灣族珍貴的無形文化襲產。

映後座談,謝正男老師、中心主任陳玉苹以及逢甲大學原資中心的溫妮,共同討論進入跨文化的視野層次,我們進一步觀察到,不同於現代社會,視哀思如同挫折,希望能妥善地迴避或消除,然哀思對排灣族來說卻寓有正面的價值,凡是笛聲、古謠與虛構的傳說故事,要撥動心弦,內容就必須灌注哀思的情感,才顯得動人、才顯得美。排灣笛的哀與美,不僅讓我們「聽見」在西方文化影響背景下,內在更豐富的情感表達方式,同樣也讓在座師生,關注傳統文化、文化資產,在今日臺灣的定位與挑戰。

文化如何隨時代轉變?文化資產與知識,進入高教體系後,又該如何運作?歡迎師生重點追縱,於逢甲大學分鹿演座將會播映接下來二場紀錄片,場次二, 5月15日《背獵物的女人》(與談人,導演余欣蘭);場次三,5月20日《我念的原住民專班》(與談人,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邱韻芳教授)。期盼鮮活的影像紀錄與對話,往來交織,讓臺灣的多元文化予社會帶來更多啟迪,照見你我在當代的角色與位置。

報名網站

知道更多關於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