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種子計畫 「以教育劇場為語教人才改造與升級的基地計畫」,在大開劇團創辦人暨逢甲人文社會學院劉仲倫副教授的指導帶領下,由學生演出法國兒童作家查爾斯·貝侯的三個故事〈小拇指〉、〈愚蠢的願望〉、〈驢皮公主〉集錦原創的說故事劇場《貝侯的童話》。首創新例,為全國首先專為國小生的英語和台語程度、課程時間及課室空間量身打造的巡演戲劇。大學生跨出校園,走入國小,以雙語(中、英文)為主又增加台語的說故事劇場,做為本校語言教育的人才改造與升級的目標,以專業的演出活化語文的使用,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12月12日《貝侯的童話》校園巡迴演出首站為台中市文心國小,兩場演出吸引逾600位中高年級生和老師一同觀賞。演出時,小朋友們不但能以英文對答互動,演出後還能模仿片段演出。

文心國小陳怡婷校長觀賞後表示「文心國小的英語教育根基紮實,此次讓中高年級生來觀賞逢甲大學外文系畢業生的表演,且不加中文翻譯或字幕,就變成一場英語語文的PK。但是外國語文學系學生在大開劇團的指導下,表演不輸專業,是場語言教育和戲劇美感的WIN-WIN組合。」

參與課程的同學們,個個都愛上了表演,劉老師的鍛鍊和指導,引發出他們無限的表演潛質。

參與課程的同學們,個個都愛上了表演,劉老師的鍛鍊和指導,引發出他們無限的表演潛質。

來自香港的外文系同學陳暐希說「感恩這次珍貴的演出機會,讓我徹底感受到戲劇表演的凝聚力」;轉系至外文的陳柏瑋表示「對我來說演出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除了自信心的獲得,對自己的身體更了解以外,觀眾的笑聲和互動,更補償我在演出上的奉獻的時間和精力」;風保大三的童冠榕同學分享「在同學身上能看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大家互相幫助只為了詮釋好每個角色;在小朋友的身上我看到純真快樂與好奇心,演出時儘管只是一個聲音或者一個動作,他們都想學習模仿」;財經學位學程的高詩涵說「從一開始的劇本設想、設計動作音效到後來老師的指導和密集的排練,感覺一切都過得好快,但我們卻是越來越進步,動作必須俐落乾淨,表情必須生動吸引人,做足一切準備只為了上台的十分鐘」。

這門課程從教育劇場的概念出發,以學生個人的表演特質發揮其潛力,幕前幕後的工作與中英語翻譯也都不假他手;「說故事劇場」演出《貝侯的童話》將經典兒童文學透過生活化、實用化與趣味化的英語,帶給學童與眾不同的新的觀賞經驗,引燃對於語文學習的樂趣,以落實國小學生語文受教的平等,和大學生活化語文使用與傳播方法。

《貝侯的童話》校園巡迴演出首站-台中市文心國小,兩場演出吸引逾600位中高年級生和老師一同觀賞。

《貝侯的童話》校園巡迴演出首站-台中市文心國小,兩場演出吸引逾600位中高年級生和老師一同觀賞。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