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甲大學與孔敬大學、環球鑫能源,自2019年下半年起進行三方大型共同國際產學合作項目。在泰國東北科技園區建置生質能源模廠,歷經三年時間,不僅跨越國界、橫渡疫情從一片荒地長出來的綠能工廠,並於2021年開始正式運轉,順利產生生質沼氣並發電,運行逾一周年,成效斐然,實屬不易。

2019年8月18日(COVID-19前),本校綠色產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正永教授到泰國孔敬大學(泰國排名前五名之大學)與Prof. Alissara Reungsang共同合作,希望在泰國東北科技園區建置一座使用糖蜜廢液的生質沼氣研究模廠,產生的生質沼氣可以使用發電機為園區的接駁車提供電力。經過約半年的討論,朱正永主任同意協助國內產學合作單位環球鑫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爭取該案並參與設計規劃,環球鑫能源公司則提供為期四年的優秀博士生獎學金、泰國孔敬大學Prof. Alissara則提供建設資金及場域空間,三方開始了大型共同國際產學合作項目,攜手在一片荒地蓋出綠能工廠。

荒地中的綠能工廠 逢甲國際產學合作 生質能源模廠運行大成功

2019年8月18日朱正永教授(右三)與Prof. Alissara(左三)造訪當地,仍是一片荒地。

自2020年3月開始進行模廠的設計規劃,從最初的製程流程圖開始到細部的管道儀表圖以及最後的3D佈置圖,由朱正永教授的博士候選人陳宗賢為主要規劃者,充分將所學發揮應用,經過三方多次修改,歷時約3個月定稿,並開始著手興建,至2020年底大抵完工,一步一腳印從無到有,緊接著就要進行試車運行。

2021年初,在全球仍然籠罩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朱正永教授團隊在詳細評估之下,毅然決然派遣逢甲大學機航(博)博士候選人陳宗賢同學,帶領航太系陳瑞同學(該生現為綠色能源科技(碩)學位學程碩士生)前往泰國孔敬大學協助進行模廠的試車運行,與Prof. Alissara的博士後研究員Dr. Mo與碩士研究員Mr. Lo一同進行試車運轉,在經過1個半月的試運轉及調校,模廠可以順利產生生質沼氣並發電,完成階段性任務。

荒地中的綠能工廠 逢甲國際產學合作 生質能源模廠運行大成功

該模廠電力目前提供泰國東北科技園區接駁車及手機充電展示用。

荒地中的綠能工廠 逢甲國際產學合作 生質能源模廠運行大成功

在雙方研究團隊:逢甲大學機航(博)博士候選人陳宗賢同學(上中)和Prof. Alissara及其教師團隊,以及逢甲大學綠能(碩)研究生等人(右下) 的努力下,工廠方能運作,順利產生生質沼氣並發電。

階段性任務的完成並不代表合作的結束,朱正永教授與Prof. Alissara每年均有交換學生到彼此的實驗室實習,今年(2022) 6-8月共有兩位KKU同學(Mr. Prawat 及 Ms. Kamolwan)前來逢甲大學綠色產品研究中心實習,同年2022年8月18日(三年後的同一天),朱正永教授也在疫情爆發後睽違3年再次到訪孔敬大學,探訪新南向學海逐夢化工系大三學生宋玉婷及彭琦雁兩位同學,藉此機會參觀此座由國際產學合作三方團隊共同投入人力物力的模廠,從試運轉到如今1年多的時間,該座模廠仍然持續運轉,成為逢甲大學生質能放大技術很好的示範基地及研究中心,目前逢甲大學工程與科學學院及孔敬大學技術學院也正在討論雙碩士學位的機制,彼此的合作除了維持逢甲大學與泰國孔敬大學雙方良好的夥伴關係,也代表台灣的研究能量獲得國外學校的肯定及認可。

荒地中的綠能工廠 逢甲國際產學合作 生質能源模廠運行大成功

朱正永教授(右五)與ACABT計畫劉承翰經理(左一)、泰國孔敬大學Prof. Alissara (右四),以及兩校共同參與的研究團隊師生,於2022年8月18日共同於生質氫烷氣模廠合影。

相關資料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