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推動AI技術研發與專業人才培育,並促進學界與產業的多元創新應用,經濟部首度舉辦「智慧創新大賞」(Best AI Awards),鼓勵學校與企業攜手打造AI應用生態鏈,強化產業競爭力。首屆賽事設有AI應用類與IC設計類兩大組別,吸引36國、1,253個團隊參賽,競爭激烈。逢甲大學表現亮眼,共有五組學生團隊成功晉級決賽,於5月3日前往台北世貿一館,與最終進入決賽的233支國內外隊伍同場角逐,最終全數榮獲佳作,為本屆競賽中獲獎數最多的大學之一。

五件入圍決賽並獲獎的作品涵蓋AI與IC設計等多元領域,展現學生團隊傑出的跨域創新能力與技術整合實力,亦體現逢甲大學在人工智慧教育與實務導向教學上的成果。其中,「掌控人生」由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團隊因應後疫情時代對非接觸式身份認證的需求,開發出一套結合掌紋與掌靜脈影像的生物辨識系統,其先強化影像品質,在使用改良式ROI擷取方法,並透過YOLO與CNN模型進行實驗,如此能強化系統辨識效率與防偽能力,展現軟硬體整合與AI實作的高度成熟,並於競賽現場接受大會記者採訪訪問,分享作品特色與實作經驗,展現學生優異的表達與實務能力。(採訪花絮連結)

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師生團隊以「掌控人生」為題,於2025「智慧創新大賞」AI應用類學生組獲得佳作。

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師生團隊以「掌控人生」為題,於2025「智慧創新大賞」AI應用類學生組獲得佳作。

來自自動控制工程學系的兩組團隊,也在實務應用領域展現創新思維。「基於生成式AI之交通事故肇事重現暨肇責裁決輔助系統」運用AI技術重建事故場景,更讓事故當事人與家屬獲得更清楚的事件釐清,展現AI技術在公共安全與司法輔助領域的創新應用潛力。「聽聲辨位:地下管道智慧檢漏與自動定位系統」則是透過聲音訊號分析與AI技術,實現高精度、非破壞性的漏水檢測。提升自來水管的檢漏效率,減少水資源浪費,展現智慧檢測的創新應用。

自控系師生團隊以基於生成式 AI 之交通事故肇事重現暨肇責裁決輔助系統與聽聲辨位師生團隊獲得佳作肯定。

自控系師生團隊以基於生成式 AI 之交通事故肇事重現暨肇責裁決輔助系統與聽聲辨位師生團隊獲得佳作肯定。

此外,「易讀圖文」由逢甲大學、中山醫學大學與中正大學共同組隊,開發出針對重度聽障者的資訊無障礙系統,整合長文摘要、長文簡化、重點標記、簡化標記、段落生圖和四格圖文,透過PWA架構與AI模型應用,實證提升使用者理解率與閱讀效率,展現教育與社會包容力兼具的創新應用。

逢甲大學、中山醫學大學與中正大學跨校團隊,以「易讀圖文」榮獲AI 學生佳作。

逢甲大學、中山醫學大學與中正大學跨校團隊,以「易讀圖文」榮獲AI 學生佳作。

另一件獲IC設計組佳作的「公車智慧安全警示系統」,由資訊工程學系與自動控制工程學系跨領域師生團隊合作開發,系統透過車頭攝影機即時擷取影像,運用即時影像分析技術,協助駕駛預判風險並降低事故發生機率,並結合地圖視覺化平台提供後台即時監控,具備高實用性與城市交通管理應用潛力。

資訊工程學系、自動控制工程學系跨域團隊以「公車智慧安全警示系統」榮獲IC 學生佳作。

資訊工程學系、自動控制工程學系跨域團隊以「公車智慧安全警示系統」榮獲IC 學生佳作。

逢甲大學五組團隊全數晉級決賽並榮獲佳作,顯示學校在AI與智慧系統領域的厚實基礎與跨域教學成果。未來,逢甲大學將持續強化創新學習、實作導向與產業鏈結,培育兼具技術實力與社會關懷的AI專業人才,持續為臺灣智慧創新注入新動能。

逢甲大學五組學生團隊榮獲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佳作 展現AI應用與實作教學成果

逢甲大學五組學生團隊榮獲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佳作 展現AI應用與實作教學成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