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為因應科技與社會的快速變遷,培養學生具備能應對複雜多變的世界之能力,推動「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政策引導各校重視通識教育,關注學生需求及學習成效,透過組織創新及課程精進,提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經由提供典範的觀摩學習及資源的開放共享,促使各校通識教育能有普及性提升與共好。

逢甲大學自111學年度起,在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何寄澎講座教授帶領下,推動通識課程改革,以全人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於專業知能之外,具備人文、藝術、社會與自然學識均衡、貫通的素養,成為一個人格完整,關懷社會,追求真、善、美,並推己及人、付諸實踐的現代公民。「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走訪全臺各大專校院,充分了解每個學校通識教育的樣貌後,推薦逢甲大學為「優良實務學校」的代表之一,並採訪何院長,以下為專題報導全文

【優良實務學校】以人文為根基的跨領域視野:逢甲大學打造優質公民的通識教育

一直以來,逢甲大學十分重視並努力經營通識教育課程,於 2018 年榮獲第 1 屆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通識榮譽獎章之「典範通識學校獎」,自 111 學年度起,由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何寄澎講座教授接手推動通識課程的改革。

談到通識教育,何院長提到,上個世紀 5、60 年代的臺灣教育,多半沿襲民國初年以來融合新式與傳統教育的想法,希望人不是只有讀書,也要學習做人。通識教育的精神也類似,從知識上來講,是要寬廣,但不是只有知識,也要從德性上去培育,「簡單來說,我自己對通識的理念很單純,就是博雅、全人的精神。全人的話,當然就是知識的、文化的、審美的、人格的,最後還要能付諸行動。」換句話說,何院長認為,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養成現代公民,雖然每個時代對現代公民的定義不同,但有些是不會變的,我們必須具備對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文化的認識與關懷,培養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素養、進而將之實踐在社會中,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好。

但是就何院長的觀察,晚近十幾、二十年來,隨著臺灣教育體系的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往專才發展,通識課程越來越不被重視。在課程內容上,時常看到許多初級的專業課程被當作通識學分、或是將普通常識視為通識課程,逐漸讓通識課程呈現出零碎化、趣味化、淺碟化的問題,導致目前通識教育離博雅精神漸行漸遠。

舉辦教學分享會,強化教師教學品質

舉辦教學分享會,強化教師教學品質。

三面向的變革,讓通識變成真正的「營養」學分

因此,當何院長接手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後,就帶領中心同仁,重新思考通識教育的定位與目標,以三個階段推動通識教育的變革,持續滾動式修正。

首先是課程架構的改革。112 學年調整通識課程架構,規劃出「現代公民與社會實踐」、「科學與人文的對話」兩門基礎必修課程,以及四大領域的選修課程,包含「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人文藝術與社會經典教育」、「世界格局與歷史地理視野」及「科技知識原理與趨勢浪潮」。

其次是課程的精緻化。從嚴審課綱及辦理教學工作坊開始,持續與教師溝通,協助教師設計、規劃以人文為核心、博雅為本質的課程,與時俱進調整課程內容。此階段並檢討且削減類推廣教育、偏技術應用等零碎知識拼貼的大量微學分課程。另外制定學生自主學習課程規範,邀請師長組成推動小組,在老師的輔導下,共同討論及建構學生自主學習課程,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與素養。同時禮聘校內、外優秀師資,開設優質課程。例如邀請建築專業學院謝銘峯老師,開設「當音樂遇上建築」,帶領學生認識建築與音樂兩大藝術的本質、建立跨領域視野的人文素養;邀請商學院楊廼軒老師開設「英美法學經典導讀」,讓學生了解美國文化的形成、法律概念與司法制度;邀請恒盈投資公司總經理李政芳老師開設「未來世界:美麗?哀愁?」,引導學生用更寬廣的視角理解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思考科技對未來世界的影響。

最後是舉辦通識教育相關競賽、國際體驗、藝文與沙龍活動。包含每年舉辦校內「人文與科技跨域創新競賽」,強化學生解決社會問題、學用合一的能力;輔導學生團隊參與教育部青年署「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增進學生對國際事務的認識與了解,拓展國際視野;以及辦理國際音樂會及通識沙龍等藝文活動,提升學生藝術涵養,培養美的鑑賞力。

當談到對逢甲大學通識教育發展的期待時,何院長說:「當我們的課程架構改變了,老師也建立共同的體認,落實在實際的課程後,接下來希望有機會跟其他學校互相交流,共同努力將臺灣的通識教育帶入新境界。」

舉辦藝文活動,培育學生美的素養與鑑賞力

舉辦藝文活動,培育學生美的素養與鑑賞力。

舉辦「人文與科技跨域創新實踐競賽」,提供學用合一平台。

舉辦「人文與科技跨域創新實踐競賽」,提供學用合一平台。

採訪撰文|劉欣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