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3學年度首場逢甲大學人文與科技大講堂於10月15日在第九國會議廳舉行,邀請到金馬影后、琉璃工房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楊惠姍擔任主講。楊惠姍以「一個無中生有的文化品牌」為題,向近200位逢甲教職員工生分享了她從拍電影、創立琉璃工房到佛教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並強調這些成就都是在不同因緣際會下,因為她隨順因緣,把握機會才得以實現的。
喜歡學習、喜歡工作的楊惠姍,分享自己是一個從做中學的人。一年拍22部電影、同時間可以拍12部電影,她喜歡從大量學習中累積經驗。在電影圈獲獎無數後的她和導演張毅,於1987年在台灣淡水成立琉璃工房,她談到那段歷程這麼說道「無知,就不會害怕!無知,也是一種力量!」人生要有夢、不放棄,他們從零開始學習,三年半燒掉7,500萬。因為他們有夢,要在國際玻璃藝術舞臺上看見華人的琉璃藝術創作,要讓東方的民族文化被世界看見。
琉璃工房以「永遠不斷地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為核心理念。在談到品牌定位時,楊惠姍強調,品牌應該從物質層面延伸到精神層面,從物到心透過產品傳遞精神。她引用《Lean Branding》一書中的觀點,指出品牌不僅僅是標誌或包裝,而是當人們想起你時在腦海中浮現的獨特故事。琉璃工房的品牌故事正是這樣一個融合了產品認知、體驗、形象、歷史和聲譽的獨特故事。
因為公車上的讓座,有了拍電影的因緣;因為拍電影而有了接觸琉璃的因緣;因為敦煌第三窟的五分鐘,而有了佛教藝術創作的因緣。楊惠姍談到,佛教藝術對她的創作影響深遠,並分享了多件重要作品的創作故事,其中包括在日本奈良藥師寺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和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只有文化才有尊嚴,她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結晶,更是她對民族文化與佛教精神的體現與詮釋。
這場演講,楊惠姍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經歷,因為隨順因緣而有了之後一連串的人生機緣。她鼓勵在場師生,學習無所不在,要把握每一次機會,一面做一面學習,做了就對了。正如她和張毅創辦琉璃工房初期,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嘗試,最終成功復興在華人世界中已失傳千年的琉璃脫蠟技術,並將這個技術透過教育持續傳承。楊惠姍強調,正是這種不斷學習和勇於嘗試的精神,讓她在所投入的領域中取得成功。她希望在場的師生們也能秉持這種精神,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並在過程中不斷成長。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