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會計師考試被譽為國內最艱難的專業證照之一,涵蓋七大科目,多數考生需耗費數年才能全部過關。根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資料,會計師考試每年總體通過率僅約 10% 以下,有些科目更低。逢甲大學會計學系今年6月應屆畢業生李俊霖,今年一次性通過七科,順利取得會計師證照,創下難得一見的佳績。此成就不僅展現他的專業實力,也為未來帶來更高薪資、更多職涯選擇及長期發展優勢。
李俊霖坦言,自己曾對職涯方向感到迷惘——究竟是選擇公職,還是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在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之間,他最終選擇以「努力」作為答案。大學期間,他從大一便提早報名補習班,從中級會計學打下基礎,逐步挑戰其他專業科目,為未來累積實力。
他也充分利用系上提供的豐富資源,包括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每週夜間輔導課程,以及助教帶領的實習課程。從大一的初級會計學輔導課程,到大二的中級會計學與成本管理會計,再到大三的高等會計學與審計學等核心課程,李俊霖系統性地建立扎實專業基礎。此外,系上設置的會計師考照勵學獎學金,也成為他持續努力的重要動力。
談到備考過程,李俊霖分享,中級會計學與高等會計學是最需深入理解的科目。他的準備方式很單純——每天複習。透過不斷整理與回顧筆記,會計觀念與流程逐漸成為肌肉記憶,遇到題目時,腦中便能自然浮現完整的解題架構。

逢甲大學會計學系113級應屆畢業生李俊霖在今年一次通過七科考試,順利取得會計師證照。
稅務法規則是另一個關鍵科目。李俊霖指出,稅法內容龐雜且變動頻繁,出題方向多元,因此他每週完整閱讀教材,反覆深化記憶。他也發現,多數計算題的本質都是法條的延伸與應用,因此熟悉法條是關鍵。商法的準備重點在於背誦,尤其是商業會計法,雖法條不多,但占約16分,掌握重點即可穩定拿分。至於成本與管理會計,許多人稱其為「智力測驗」,李俊霖則透過理解決策邏輯與大量練習,培養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
李俊霖以自身經驗鼓勵學弟妹:「在大學期間,可以玩樂,但同時也不要忘記規劃職涯,朝向自己訂下的目標前進。幸運不會單獨出現,它只會伴隨努力而來!」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