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玉苹,憑藉其深厚的人類學專業、創新教學模式及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的卓越貢獻,榮獲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殊榮,展現高等教育現場對於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高度肯定。

陳玉苹副教授畢業於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長年致力於文化人類學、南島語族社會與文化、物質文化研究等領域。自2021年起擔任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專任教師,並兼任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主任、亞太博物館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積極推動跨領域學術交流與社會參與。

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玉苹榮獲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殊榮。

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玉苹榮獲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殊榮。

在教學方面,陳副教授不僅協助規劃多元文化EMI微學程,開授全英語課程「從人類學看世界」,更創新導入心理劇技巧於田野調查課程,強調五感訓練與實作,提升學生觀察力與文化敏感度。其課程設計結合人類學田野調查與參與式行動研究,帶領學生深入社區,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如「台中城中城地方創生」計畫,推動地方文化永續發展。

2025年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與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共同攜手舉辦「共作之前,我們準備好了嗎?」講座,邀請澳洲學者Richie Howitt分享大學與原住民合作的倫理議題。

2025年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與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共同攜手舉辦「共作之前,我們準備好了嗎?」講座,邀請澳洲學者Richie Howitt分享大學與原住民合作的倫理議題。

陳玉苹副教授長年致力於文化人類學、南島語族社會與文化、物質文化研究等領域,積極推動逢甲大學原住民族相關活動。

陳玉苹副教授長年致力於文化人類學、南島語族社會與文化、物質文化研究等領域,積極推動逢甲大學原住民族相關活動。

研究領域上,陳副教授近年主持多項國科會及文化部計畫,聚焦原住民知識與文化治理、南島語族文化資產等議題,並多次受邀於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成果。她亦積極推動原住民文化教育,規劃「原住民知識與永續發展」微學程,舉辦南島語族文化相關學術研討會、影展與講座,促進校園多元文化交流。

此外,陳副教授長期參與教師專業成長社群,並榮獲校級教學績優獎,授課滿意度屢居學院前30%。她也擔任卡大地布部落顧問、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共管委員等社會服務職務,展現學術與社會實踐並重的教育理念。

陳玉苹副教授以其專業、熱忱與創新,為台灣高等教育注入多元與活力,持續在教學現場與社會實踐中發光發熱。未來,她也將持續以行動回應社會需求,陪伴更多學子與社群共同成長。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