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當代的「解殖運動」中,原住民族權利往往成為界定其社會歷史,對抗主流史觀,展現多元認同的重要議題之一。逢甲大學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與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共同攜手於5月15日舉辦「Building Foundations for Academic Collaboration with Indigenous Peoples: Reflections on Ethics, Protocols and Practicalities. 共作之前,我們準備好了嗎?─與澳洲原住民社群建立共作關係的經驗分享」講座,邀請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Richie Howitt分享其四十餘年在澳洲與原住民社群合作的寶貴經驗。

Richie Howitt 老師與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主任陳玉苹、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助理温妮在講座中分別與在場師生分享經驗,並透過對談與提問促進交流。
Howitt 教授指出,「原住民族議題」不僅僅只是推動「全民原教」,在大學高等教育,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學術工作中,更需要以嚴謹的態度面對共作對象。以真誠謙虛為底,再加上瞭解、信任、傾聽三個主要的面向,才得以在無論何種的共作中,有健康發展的合作關係。
講座尾聲,進行分組座談交流,由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主任陳玉苹主持,並引導與會者思考:「在共作關係中,最難拿捏與掌握的界線是什麼?」參與者藉此反思自身經驗,並與講者展開深度對話,現場互動熱烈。

講座會後,所有校內外的與會者和 Richie Howitt老師合影留念。
在全球日益重視多元文化價值的今日,培養文化敏感度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逢甲大學期望透過系列講座與行動倡議,持續推廣與傳達多元文化價值觀念,逐步地在文化敏感度上有更多的推展,共同創造更多精彩的對話與省思。
分享: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