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台灣農化研發 掌握經濟農作脈動 展開全球商業模式 - 正瀚生技 吳正邦董事長
2024.06.01
畢業於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的吳正邦學長,曾奇蹟般地在美國農業領域,以華人身分開創一片天。屆臨退休之際,他決定將所有淬練過的精華回饋自己的家鄉—台灣,以「台灣研發、美國生產、全球行銷」為目標,不僅成為台灣農業生技新藥研發技術的領先者之一,更成功佈局國際市場銷售通路與商業模式。
多元智慧自動化實現產業協作服務 突破產品與市場挑戰 - 欣橋機械 陳樹立董事長
2024.06.01
欣橋集團的獨特魅力與發展歷程,成立於1981年3月,如今已擁有超過100名員工,並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卓有成就,年營業額達3000萬歐元,以誠信、負責、熱心服務於客戶為宗旨,多年來在業界享有卓越聲譽。欣橋以代理歐美知名油壓設備起家,2017年成立了智慧自動化部門,引進了Universal Robots協作機器人和Nachi工業機器人以及MiR雷射導航搬運車,致力於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擴大人才團隊。
學習是充實的改變 人脈網絡與師資優勢貼近產業脈動 - 專訪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 何晉瑋執行長
2024.06.01
「學習是一種充實的改變」是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的標語,座落於中小企業的重鎮,逢甲大學掌握學習資源與產業網絡優勢,成為中部地區企業經理人的進修首選,畢業校友至今超過四千人,居中部之冠。整合逢甲與各校一流師資,依據企業需求及教師專長開課,並延攬各界卓越人士引進企業實務經驗,提供最有效率跨領域專業課程,更是中臺灣地區第一個通過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認證之大學。
海外深造跨足國際投身公益致力服務社會 - 美國Display World Corporation陳世修董事長
2024.05.01
陳學長自逢甲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也負責家族企業的美國地區事業,目前定居於德州達拉斯。「剛到美國時只專心讀書,畢業後專注於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覺得應該要參與一些社區、社交活動。」剛開始或許是為了事業,陳學長開始參加當地的組織、達福地區台灣商會,拓展台商人際。加入達福地區台灣商會(以下簡稱達福台商會)後,發現台商自治組織、聯誼會座落於美國許多地區,有助與美國主流社會的交誼、連結。
全方位靜電防護設計專案躋身全球市占前三 - 晶焱科技 姜信欽創辦人、總經理
2024.05.01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長期以來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之一,積體電路(IC)作為電子產品的核心元件,而靜電防護技術是確保IC製程與使用時穩定品質的關鍵角色。晶焱科技不僅是台灣第一家靜電防護解決方案專業服務團隊,且目前在全球市佔率更是前三大之一。主要提供適合各式各樣電子產品使用的靜電放電防護設計方案與技術,使電子產品具有完整的靜電放電防護效果。
培養產業與社會永續發展專業人才 落實教學創新及社會大學責任 - 專訪逢甲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永續長 吳志超博士
2024.05.01
2023年底,QS公布2024世界大學永續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sustainability 2024),透過一系列指標衡量來自全球近1,400所大學面對重大環境、社會和治理之因應能力,逢甲大學為國內私校排名第一。連續多年獲社會USR肯定的逢甲大學,將社會責任深化至大學教育中,透過校內既有資源與多年實務、學術能量整合,2023年成立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簡稱永續處),強化產學的資源鏈結,優化周邊社區與居民互動,深耕地方創生和社會創新,與在地共同永續發展。
健康、幸福、全人發展多角化經營 靈活佈局健身市場 - 岱宇國際 陳明男總經理
2024.04.01
時下的健身風潮從大學生、中壯年到銀髮族世代、醫療復健都相當普及,1990 年岱宇國際在台北以貿易公司起家,陸續拓展國際運動品牌通路,建立本土製造商穩固的合作關係。陳學長役畢進入岱宇國際至今,從產品設計師到集團總經理30餘年,見證自己與公司不同階段的成長經歷。如今岱宇國際成為國內外知名運動器材企業,旗下品牌SPIRIT、SOLE、XTERRA、FUEL品牌產品遍布健身產業,更是大家在健身房市場上常見的知名品牌。
殷實待人回饋社會翻轉創新、雙語教學、邁向國際 - 桃園市有得雙語中小學 謝文卿董事長
2024.04.01
有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在他事業有成之時,毫無猶豫選擇投入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成為人生志業,他就是逢甲大學謝文卿學長。謝學長為實踐父親—謝有得先生因早年遭逢戰亂有失學之憾,為回饋社會之心,1998年成立「謝有得文教基金會」,挹注當地教育事業發展。2010年成立中壢首座雙語學校「私立有得雙語中小學」,10多年來辦學有成,深獲雙北與桃園地區家長們的青睞與信服,成為在地學生首選的雙語學校。
中外語能力、人文創新、數位應用 搭建三文共構的學習金字塔 - 專訪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何寄澎院長
2024.04.01
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失穩、極端氣候加劇、民粹主義崛起、AI技術快速普及,人與人之間的對立、疏離感與不信任與日俱增,現代社會刻正遭遇諸多嚴峻挑戰。人文社會學院如何提供前瞻的學習設計,引領學生洞悉變動時局,掌握社會潮流,發掘並善用人社院永恆的競爭力?2024年8月即將任滿三年的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何寄澎博士,回顧近年投入人社院改革的歷程,從語文、文學、文化三條軸線,以簡馭繁,劃定穩固的三角結構——語文敘述的實用價值,是人際交流的最基礎;透過文學的滋養,言文行遠,開展更有質地的追求;而所有的追求,都必須在文化的大場域中推進。於是,實用技術、高雅質感、文化厚度交織出逢甲大學人社院與眾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