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涓滴感激 致力創業青年扎根台灣—專訪 日堡全球精密科技郭國輝董事長
2021.10.04
位於台中神岡的日堡全球精密科技創辦人是位精神奕奕、已屆耳順之年的郭國輝學長,憶起從求學到創業一路的艱辛,言語之中總是滿懷著感激與感動。常常提起所有他感謝的人事物,用「求人不如求己」的態度開啟他的創業之路。
擄獲千位富豪的心 最懂台灣豪宅的「房市」—專訪 住邦佳士得劉陳傳總經理
2021.10.04
「心之所在,財富之所在。」投入高端房地產業30餘年的劉學長是國內金字塔頂端客戶指名服務的房仲業者。他從小生活環境困苦,父親在基隆當礦工,母親則在礦場外做雜工,當時的工安意識相當薄弱,今天進礦坑,或許明天便天人永隔,高強度的危險工作卻也無法換來三餐溫飽的日子。其中有2個哥哥因病及營養不良過世,而父親也在國三時離世。對他而言,母親胼手胝足的養育之恩成為心底最深的感念。
培植高等資電人才 國際競賽成績亮眼 —專訪資訊電機學院洪三山院長
2021.10.04
資電科技進步的時代,資訊、電子等相關領域已普遍應用在各產業,佔據人類生活與工作的一大部分,也因此相關科系炙手可熱。民國88年,逢甲大學將資訊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系、自動控制學系從當時的工學院獨立出來設置新學院,率先在大中部地區成立第一間資電學院,以學程導向為教學規劃,整合教學與研究資源,並首創大一不分系的設計,讓學生入學第一年學習資電領域的知識基礎課程後,大二再分流進入本院專業科系,並於民國91年成立通訊工程學系。
卓越的工程科學教學研究 產學人才培育的大搖籃—專訪工程與科學學院王啟昌院長
2021.10.04
逢甲大學工程與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工科院)為校內規模完整、歷史悠久的學院,1980年改制為逢甲大學,工學部更名為工學院,理學院成立;2019年工學院與理學院合併為現在的工科院。校園鄰近台中水湳經貿園區與中部科學園區兩大中部經濟與科技發展重地,儼然成為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
旭日東昇 創造中台灣汽修版圖—專訪台中旭益汽車柯文森董事長
2021.09.06
「旭益汽車」是超過35年的汽車保養、維修、百貨老字號,秉持著「車的問題,交給旭益」的理念,提供完善、專業的汽修服務,在中台灣擴展經營版圖。柯學長有多年的汽修經營經驗,曾於2014赴大陸輔導業主順利開店,後來也進入逢甲大學EMBA進修學習。
強制險存在之必要 安定社會的力量—專訪財團法人汽車交通事故特補基金邱瑞利總經理
2021.09.06
邱學長畢業於銀保系,帶著保險助人的精神,民國88年進入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以下簡稱特補基金),並繼續進修法律系培養專業,是特補基金第一位內升的總經理。
辦學卓越 創新績優 建校邁入六十週年—專訪李秉乾校長
2021.09.06
逢甲大學於2021年邁入六十週年,雖因疫情緣故預計延後舉辦週年慶,不過辦學成績仍然相當亮眼。《Cheers》雜誌今年2月公布「2021大學辦學績效成長 Top20」,逢甲大學位居全國第三;《遠見雜誌》6月3日的「國內大學聲望調查」,在校長互評的方式中,一舉拿下「年度辦學最佳大學」私立大學之榜首,以及6月29日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逢甲大學是私立大學排行榜前五名中唯一與醫科大學並列的綜合大學。本次回到學校專訪李秉乾校長,關於亮麗成績的背後,是董事會與師生們用心的經營、校友們傑出的表現與資源,在沒有醫院、財團、宗教的支持下,同心合力的結晶。
不被成功者 制約思維的領導者—專訪 大聯大控股葉福海副董事長
2021.08.31
有著電子業「領頭羊」、「大哥大」之稱的台灣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其副董事長葉福海在電子業耕耘超過40年,在他的領導下,大聯大於2015年開始數位轉型工程,推出以資料驅動(Data-Driven)為基礎的「大大網」,強化對上下游廠商資訊的掌握及彈性管理能力;同時提倡智能物流服務(LaaS)模式,協助客戶共同面對智慧製造的挑戰,期與產業共建大競合之生態系。
台灣人的共同回憶 釀醋世家迸出新醋味—專訪工研醋「潭酵天地」觀光工廠許嘉彬董事長
2021.08.31
細雨濛濛的宜蘭,微冷的空氣中夾雜泥土的芬芳,田間的白鷺鷥時不時盤旋又佇立在田間。龍潭湖位於礁溪,水源除了來自雨水,還有天然湧泉。近年來在水保局、林務局與龍潭村積極的合作之下,進行一系列自然生態保育計畫,使龍潭湖保有絕跡物種圓吻魚,潭酵天地就在這天然、乾淨的環境裡。走進觀光工廠一樓就能看見親子設施、綠建築自然採光設計,強調以好水、好米、好菌種釀醋。因此潭酵天地也被媒體及網友譽為「宜蘭雨天最佳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