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結合企業 地方創生 小河塾.來趣種可可

2020.06.08

deco

【跨領域設計學院訊】跨領域設計學院本學期與小河塾文創及佳能國際合作規劃「來趣種可可:小河塾產業設計專題」,以CDIO、設計思考的概念、方法與步驟,設計具有商業價值的地方創生模式。5月29日邀請小河塾文創詹宗賢創辦人、佳能國際張耀仁總經理及其團隊蒞校,參與專題設計課程成果發表會。

在嘉義阿里山山腳下,有一所廢棄的國小–龍岩國小,雖然已經廢校,但附近密集的白樺樹森林和環繞的鳳梨田園,讓一直致力於親子美學教育的小河塾文創及佳能國際,決定將這裡重新打造成結合美學、藝術、科技、設計的小河塾基地,透過種植可可及其他作物,以親子教育為目的,將廢棄學校活化成親子共同學習成長的空間。

這次與本校合作的課程即以此為基礎,該課程由各院不同背景的學生組成團隊,教學團隊分別為財金系劉炳麟老師、謝依婷老師、企管系吳如娟老師,以及資訊系許芳榮老師。課程由企業出題,以真實場域與需求開始,進行場域調查、使用者需求分析、與各種方案的評估與分析,包括小河塾基地的自然環境、農作物分佈以及人文因素等,課程最終由各組分工提出各種的可能方案、資通訊科技融入與App介面設計,並以財務會計與投資分析工具進行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評估,進行企劃提案。

當日發表會中,兩位主要企業合作夥伴均對本校師生的參與和表現表示讚賞。小河塾文創詹宗賢創辦人表示,這次的課程不僅是讓同學們提早認識產業,也讓產業看到許多年輕人的想法,對產業及學校師生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佳能國際張耀仁總經理認為各組所發表的內容,不管在創意發想、商業模式或是IOT應用的呈現,已達新創企劃提案的程度,同時也勉勵同學在校期間可以把握能跟產業接觸的機會,了解產業所面臨的改變和挑戰,進而培養相關能力,讓自己成為產業需要的跨域整合人才。

跨領域設計學院為培養能參與產業創新轉型人才,以Real Company、Real Project、Real Design、Real Product之理念,對準產業需求,從教學和課程著手,引進產業共同創新教育制度。未來也將持續開設產業專輯,期待透過這樣的創新學習模式,讓跨領域設計學院能與產業夥伴共同合作,發展跨領域教學模式,共同培育未來產業所需之人才。

佳能國際張耀仁總經理(後排左3)率領團隊與同學進行交流。(照片/跨領域設計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