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園新聞
  • 謝明傑營運長 以華碩電腦為例 談如何因應科技產業環境趨勢變化
deco

謝明傑營運長 以華碩電腦為例 談如何因應科技產業環境趨勢變化

2020.06.01

deco

【人力資源處訊】華碩電腦近年積極轉型發展智慧物聯網(AIoT)事業,建立各應用領域的新智能解決方案,也積極設置雲端暨AI研發中心據點,以創造體貼人心的智慧生活。本校5月28日特別邀請謝明傑營運長蒞校,以「未來10年,面對產業科技環境趨勢變化,跨國IT公司營運之調整—以華碩電腦為例」,分享華碩的策略佈局及智能化發展的方向。

謝營運長為本校76級資訊系畢業校友,當選103學年度第16屆傑出校友,同時也是逢甲大學校友文教基金會的董事。熱心支持學校辦學理念,2017年特別捐贈5台Zenbo機器人,積極協助學校推動AI教育和培育人才。

謝營運長一開始提及華碩是一個跨國經營的IT公司,業務遍及51國,有74家分公司,員工達15,000名,其中有50%是研發人員。他以華碩的角度,分析在科技面、環境面包括台灣本身,面對世界局勢的改變,以及企業要走的方向。高速低能廣連需求,5G、6G是主流,雖然現時因疫情的影響受到延遲,但絕對是未來科技發展重點;也談到Ai的開發,確實取代不少「人」的工作,這是必然的趨勢,但Ai所取代的是重複性的工作,如櫃臺、客服;有許多感性、知性的事務是機器無法取代的,但也更加需要僱用開發Ai的人才。現場有師長提問關於世界供應鏈的問題,謝營運長回答中國大陸和全球間的關係,因為此次疫情受到孤立,台灣原本扮演中國大陸與世界間橋樑的角色,不可否認也產生微妙的變化,未來貿易競合,必須分散製造風險,以華碩為例,已部分朝向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發展。

李秉乾校長非常感謝謝營運長的經營分享和對科技產業走向的敏銳分析。他表示,大學是提供面對面學習的最好環境,這次疫情,台灣是世界上僅有4個仍提供面對面教育的地區。但不可否認,視訊工具、資料分享都是未來的趨勢,遠距學習這部分的開發,我們也不能置身其外。

高承恕董事長最後提出面對未來趨勢的看法,世界變化遠超乎我們預期,未來會是一個世界兩套系統。以往我們慣用歐美教育思維,隨著科技、環境都在改變,教育也需要改變;面對未來?有別的捷徑可走,就是不斷的學習,這是面對挑戰的不二法門。2008年的金融海嘯和現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造成未來世界基本結構改變的兩個重要轉捩點,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若不能跟上的話,就會成為被淘汰的對象,反之,我們認識且掌握了這個變化,就可以脫穎而出,並幫助更多的人,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標。

華碩電腦謝明傑營運長(中),也是本校第16屆傑出校友,應邀主講科技產業環境趨勢變化。(照片/人力資源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