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母校財稅系同學在畢業前有接觸實務作業的機會,並且不影響正常課業學習,財稅系自2008年迄今有效的利用寒假期間,讓同學們進行實習,增加學生之實務經驗,落實財稅系「培養財稅專門人才,服務國家社會,研究財稅高深學問,建立財稅學術地位」的宗旨,不僅將校內之學術理論知識貫徹應用於實務操作,增加實務經驗,更培養同學掌握事件處理的應變能力,學習相互溝通友好相處的人際關係技巧,IQ和EQ並重的學習,落實財稅專門人才不僅具有學術知識,亦具有溝通相處技巧,處理問題能力,達到服務社會,貢獻所學予國家的目標。

後學有幸在今年寒假擔任租稅實習的指導老師,學生實習的地點在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豐原分局,後學想從這次的經驗來談談租稅實習對於學生專業養成的影響。首先,從學生的生涯規劃談起,進入財稅系的學生有20%以上的人想考公職,利用這次實習的機會可以讓他們思考未來是否適合當公務人員,而且,即使學生志不在此,也可以從這次的實習了解到稅務的處理方式,如果以後到私人部門上班,也能夠幫助該部門處理與國稅局的相關問題。其次,學校的課程比較偏向於租稅理論面的探討,學生往往並不容易了解租稅專業名詞背後所蘊含的道理,經由租稅實習有助於學生理解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內容。第三,從投資的觀點而言,《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一書的作者Joel Greenblatt曾說:你想要怎麼贏過老虎.伍茲(Tiger Woods)?答案是不要跟他比高爾夫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可以選擇時,應該要盡量選擇自己最在行的戰場,而租稅的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就是逢甲財稅系學生戰場的利器。偶而會聽到有學生會說「讀會計系比財稅系好,因為會計系的出路比財稅系多很多」這類的話。然而讀會計系的人很多,但是他們對稅的了解程度並不如財稅系,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也是我們脫穎而出的關鍵。

租稅實習除了影響學生專業的養成外,在實習前,財稅系陳主任與老師們也會細心地叮嚀同學實習應該注意的事項,並勉勵同學應把握難得的機會,把所學的理論與實務結合,是一種學習成長的機會,可藉由實習,提前了解國稅局的實際工作內容及環境,了解本身對財稅領域是否有興趣,檢視未來是否從事財稅工作或更進一步研究財稅學術,提早奠定同學對財稅專業追求的目標。在租稅實習的過程中指導老師會到實習單位,實地了解學生的適應情況與問題,並與國稅局討論解決之道。而且每位學生每週都要寫一篇租稅實習週誌E-mail寄給老師,以下是我指導的某位學生第一週寄給我的實習週誌:「實習的第一週以抽籤方式分配至綜所稅課,由稅務員帶領學習如何操作系統以協助民眾操作系統進行申報扣繳,透過實際操作將以前所學應用於實習中,包括申報扣繳的時間點大約落在一月,如果一月有較長的連假則申報期限則會延至二月初,然後在操作系統的過程中複習了以前學過的所得分類,將民眾的所得進行分類並分別建入系統的資料庫,也複習了不同所得的扣繳稅率,租賃所得的扣繳稅率為10%、薪資所得則為5%,民眾也會詢問我們其他稅務方面的問題,為了幫他們解答,自己也間接回想以前的所學,包括國稅與地方稅的分別等等。本週收穫豐碩,也在本週的實習中明白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生活中若是電腦相關的操作能力更加精進,會對未來的職涯有相當大的助益。」

最後,為持續推動「租稅實習」,財稅系在2018年3月27日舉辦租稅實習成果發表會,由參與實習的同學們進行心得分享,為整個實習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