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園新聞
  • 創.藝.術「Hen夯」工作坊 師生共學營造校園美學
deco

創.藝.術「Hen夯」工作坊 師生共學營造校園美學

2018.11.12

deco

【通識教育中心訊】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建築專業學院共同舉辦「創‧藝‧術」Hen夯工作坊,陸續推出一系列校園公共空間藝術作品裝置活動,包括「是什麼讓我們在一起」、「秋之舞」、「奔馳」、「從傳統學創造」等四件作品,分別選定校園不同場域展出,並於11月7日於榕榕大道上舉辦開幕活動,期許以一連串校園裝置藝術接力,喚起逢甲人對人文藝術的關注。

首發作品「是什麼讓我們在一起」,該作品位於榕榕大道上,以大型扭蛋為主體,邀請校外藝術家廖乾杉與學生共同創作,廖乾杉藝術家表示:「珍惜每個日常,關愛每個理所當然,一顆扭蛋代表著一份機運,並透過放大日常物件,去表現一個日常中的不日常,而各色繩線連結整個空間,表現人與人之間來自不同的連結。」希望透過此作品勾勒出人與人之間亦或短暫亦或長久的緣分,相遇是多麼的難得,並省思是什麼契機才能讓人彼此相遇。

接續推出的裝置作品是「秋之舞」,由藝術家林雅芬所設計,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在小精靈頭上透過彩色線纏繞於鐵絲上製作頭髮,以帶有秋天氣息的色彩力度,與校園景觀交織出更勝春朝的秋之舞,也讓藝術在逢甲校園中舞動出不同以往的秋之面貌。

「創‧藝‧術」Hen夯實習策展人為建築專業學院研究所學生梁熏恩及林于芳助理,全部的活動由學生自主策展,指導老師鄭月妹指出:「美感是一種看不見的競爭力,也是形塑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我們期待透過在校園中不斷推出新的藝術作品,來跟同學們互動,藉此增加大家對人文藝術的眼光與敏感度。工作坊也將在十二月推出兩件新的應景校園裝置藝術,誠摯邀請全校師生於檔期內前往校園各展區駐足觀賞。」

開幕活動當天邀請音樂治療徐治宜老師蒞臨,她特別提到「希望藉由音樂喚起人們心中那些關注周遭關注她人的五感敏銳度」,現場由修習「藝術心靈與創造力」課程的學生即興使用不同樂器,演出一段節奏感強烈且和諧的音樂。展出期間,也邀請建築專業學院李英弘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校園景觀環境在藝術事件介入後之心理情緒的分析調查。

圖說: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建築專業學院共同舉辦「創‧藝‧術」Hen夯工作坊,圖為作品「是什麼讓我們在一起」。(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建築專業學院共同舉辦「創‧藝‧術」Hen夯工作坊,圖為作品「是什麼讓我們在一起」。(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圖說: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建築專業學院共同舉辦「創‧藝‧術」Hen夯工作坊,圖為作品「秋之舞」。(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建築專業學院共同舉辦「創‧藝‧術」Hen夯工作坊,圖為作品「秋之舞」。(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