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8.11.12
【秘書處訊】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11月3日開幕以來,吸引許多國內外民眾,而被譽為花博五個必看跨界經典作品之一的「發現館」,天天遊客爆滿,其中位在該場館的作品「『回』大甲溪之源」更是許多民眾的打卡亮點,而該作品來自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建築專業學院合聘教授鄭月妹之設計,結合現代水墨、數位科技、LED光,呈現大甲溪山水匯聚、流動變化的四季樣貌。
發現館座落於后里園區內,由建築師潘天壹以綠色建材再生塑化磚打照,整體設計概念以水為主要元素,並以出海口到大甲溪上源之生態為主軸,觀眾可以隨著海拔高度探險,發現「臺中人的母親」大甲溪的自然與人文。鄭月妹老師獲得發現館策展團隊卡爾吉特國際策展公司之邀請,設計「『回』大甲溪之源」,此作品結合傳統水墨、動畫、投影、數位參數運算與LED光的美感設計,透過有情緒的LED燈變化,呈現大甲溪上游山山水水匯聚的療癒能量,進而牽動著觀賞者的心理情緒。
鄭老師表示:「這件作品以水墨畫創作結合數位科技,將人類文明過程中佔據山川河流等事實記載在作品中,因此,整件作品展現傳統與科技、自然與不自然、破壞與建設等視覺上之對立意象,使人們感受到一種衝突與和諧同時並存的感覺,更藉此作品,希望能喚起人們飲水思源,回想己身與自然共存的奧秘。」
鄭老師進一步說明,「回」大甲溪之源的創作理念包含著對歷史、自我、生命、自然與科技等的複雜認同,藉此傳達「人若能向內回觀,就可以重新認識自己,而這是人類重建與自然環境和諧關係之關鍵」。此作品是由鄭月妹老師受工研院委託設計LED光療之藝術作品與人因光情緒研究跨領域合作之共同產出,愛瑪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建築專業學院沈揚庭、蕭俊碩、徐子軒三位老師協同合作完成。
逢甲大學2016年敦聘鄭月妹老師任教,鄭老師的創作擴及各種複合媒材以及數位科技,呈現多元而豐富的跨文化視野,更曾受邀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巴黎、里昂、京都、北京及臺北等地舉辦過20餘次個展。鄭老師近期也配合臺中花博,將於今年12月9日至明年1月6日,在臺中旻古藝術中心舉辦個展,推出最新創作花系列作品。
作品「回」- 大甲溪之源線上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DZTGp41pg
展出地點 : 臺中花博森林園區發現館
展出時間 : 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4月24日
鄭月妹老師(左三)與發現館的另五位藝術家在后里馬場森林園區參加開幕記者會,與臺中副市長林依瑩、文化局長王志誠、教育局長彭富源等局處首長留影,正式宣布花博開鑼。(照片/鄭月妹老師提供)
鄭月妹老師作品:「回」-大甲溪之源裝置藝術之局部。(照片/鄭月妹老師提供)
鄭月妹老師作品:「回」-大甲溪之源裝置藝術之局部。(照片/鄭月妹老師提供)
「回」-大甲溪之源參數化瀑布LED燈盒,是借用高樓林立的城市意象而設計的。(照片/鄭月妹老師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