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園新聞
  • 建築專業學院智慧商圈工作營 香港、澳洲學生蒞臺交流
deco

建築專業學院智慧商圈工作營 香港、澳洲學生蒞臺交流

2018.08.27

deco

【建築專業學院訊】為提供學生更多與國際鏈結的機會,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與香港大學、西雪梨大學於7月9日至29日共同辦理「2018 FCU i-Night Market Summer School」國際工作營,以逢甲商圈做為研究對象與實際操作的場域,加強訓練學生的跨領域整合及團隊溝通能力,並且在7月27日舉辦成果展。

本次國際工作營有6位本校生、1位香港大學學生及10位西雪梨大學學生等17位來自各領域的同學參加,混校組成三個團隊,不同文化背景的學子一同討論智慧商圈的運作系統以及服務模式,這樣的營隊模式,除了讓國際學子能更深入的了解臺灣的夜市文化、地方創生、大學社會責任外,亦能增加逢甲學生的國際交流經驗。

三週的課程內容分為studio discussion(小組討論)、授課及參訪三個部分,其中授課包含跨領域設計、創新思維與操作、商圈數據統計、社會創新與實踐、B型企業王道及大學社會力、智慧城市等,參訪部分則前往逢甲商圈、一中街商圈、范特喜、審計新村、草悟道等地。

本次設計提案分別由三組學生各自選擇主題,提出不同的智慧商圈專案,並以包含Information (資訊)、Intelligent(智能)、Interaction (互動)三個基本概念架構發展其設計提案。其中第一組的學生以商圈導覽為主軸,於商圈內規劃具有設計感的指示塔,提供動態及靜態資訊,緩解遊客找路的負擔。第二組學生以協助遊客探索逢甲商區為發想概念,提出一款app互動式設計,遊客可透過遊戲、擴增實境等功能,增加與店家的互動。最後一組學生提出以指路燈為名的在地組織概念,教育學生成為具備當地知識和跨文化意識的大使,幫助外國人認識在地食物和臺灣歷史知識的經驗,並解決語言障礙問題。

成果展開幕當天,三組同學也進入商圈展開快閃活動,同學們設計簡單的空間動畫,用手機app掃描照片可以使照片變成動畫,來跟旅客介紹逢甲夜市;另外也設計了一個小遊戲,將逢甲夜市的小吃設計成明信片,邀請遊客兩人一組玩遊戲,將明信片放在其中一人頭上,另一人可以用敘述或是動作等方式讓夥伴猜,猜中後就將明信片送給他們。

建築專業學院林旻揚同學表示,i-Night Market是一個很特別的工作營,透過逛夜市發現問題,進一步產生國與國的文化交流,是非常深刻的體驗;蔡孟學同學則表示,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一起探討許多離我們生活很近、卻常常被忽略的夜市文化,從課程討論到最後與路人推廣,在此過程中學習到了如何規劃一場活動,很感謝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

建築專業學院師長表示,今年是第一年跨領域、跨校際、跨國際的工作營,非常具有挑戰性。工作營的成果也因?是真實的基地和真實的問題,同學們提出的結果就具備有可操作與執行的潛力。逢甲大學在這個合作的契機下,未來將持續整合各院系的能量,與世界接軌,除了探討全臺灣營業額最高、人潮流量最大的逢甲夜市優化議題外,最重要的是在智慧化的時代下,我們在傳統與科技如何定位並取得平衡。

圖說: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與香港大學、西雪梨大學於7月9日至29日共同辦理「2018 FCU i-Night Market Summer School」國際工作營。(照片/建築專業學院提供)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與香港大學、西雪梨大學於7月9日至29日共同辦理「2018 FCU i-Night Market Summer School」國際工作營。(照片/建築專業學院提供)

圖說:「2018 FCU i-Night Market Summer School」國際工作營於課程中安排許多實地參訪。(照片/建築專業學院提供)

「2018 FCU i-Night Market Summer School」國際工作營於課程中安排許多實地參訪。(照片/建築專業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