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8.05.07
【校務研究辦公室訊】為提升校務研究素養並掌握未來校務研究趨勢,逢甲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於4月18日舉辦「校務研究之反思與展望」論壇,計有40多所學校、近百位先進共同參與討論。
本論壇由本校蕭堯仁副校長主持,邀請教育部校務研究重要推手傅遠智專員擔任論壇講者,以教育部觀點,回顧過去各校校務發展重點,分享臺灣校務研究成果。並邀請朝陽科技大學鄭道明校長與中山醫學大學曹昌堯副校長參與座談,從多元視角探究未來校務研究推動方向,試圖激盪各種不同觀點與想法。會中除分享各校推動校務研究之經驗外,更針對未來校務研究趨勢與發展方向展開對話。
傅專員表示,校務研究對於社會責任最大的意義在於社會階級流動,社會階層流動率引導大學招收原生家庭處於相對弱勢的學生,並在其就學期間積極提供學習輔導,使學生於畢業後產生社會階級的改變,亦隱含畢業率、就業率與學生原生家庭背景等關鍵因素,呈現大學教育的社會責任,產生大學教育的「加值」功能。傅專員也提到,教育部推動的各項專案計畫,如現階段欲推動之新南向及招生專案等計畫,審查內容將著重於數據資料之完整性、分析科學性與決策回饋,即代表校務研究持續推動之重要性與其在高教辦學上之不可取代性。
朝陽科大鄭校長表示,校務研究於校務治理中須扮演警示燈的角色,猶如水庫水位警戒,適時提出校務決策之參考。中山醫學大學曹副校長則分享,中山醫大經由校務研究證實「中山醫能力百分百」之制度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亦提供學生多元的課外學習機會,以培養學生軟實力。
蕭副校長總結時表示, Institutional Research(IR)可稱為事業或機構研究,可運用於整個校務運作與校務發展等,藉由數據驅動決策之模式,提供決策者參考依據,並透過決策者由上而下的支持,深化校務研究管理能力,作為臺灣高等教育在下一期程發展校務研究之參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傅遠智專員於本次論壇中主講「校務研究之反思與展望」。(照片/校務研究辦公室提供)
校務研究辦公室於4月18日舉辦「校務研究之反思與展望」論壇,計有40多所學校、近百位先進共同參與。(照片/校務研究辦公室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