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8.04.20
【中文系訊】為記錄臺灣布袋戲產業轉型之輝煌與失落,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生洪冠諭同學以布袋戲雕偶師為主題,提出報導文學寫作計畫,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為本校首位獲獎的在學生。
本校中文系碩士生洪冠諭同學、系友蕭鈞毅,分別以「《夕陽下的刻偶戀曲》報導文學創作計畫」、「《炎河》短篇小說集創作計畫」投件,從139件參賽計畫中脫穎而出,皆榮獲2018年第一期國藝會之文學創作補助。尤其洪冠諭同學首開本校在學生獲獎之先例,與眾多成名作家並列,其寫作計畫不僅具備文學價值,同時也具備文獻史料之意義,因此榮獲評審青睞。
布袋戲是臺灣重要的傳統文化資產,也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創新,在商業市場打造出龐大產值,進一步凝結不同世代的記憶。然而,戲臺上那些武林高手的製作者──布袋雕偶師,卻始終隱於幕後,因此洪冠諭同學提出「《夕陽下的刻偶戀曲》報導文學創作計畫」,以布袋戲雕偶師為採訪對象,爬梳雕偶師與布袋戲的表演史,指出雕偶師、劇團,並非單向的買賣關係,雙方的合作與箝制,見證了智財權、銷售市場的變化。同時也展望未來,探討傳統的技藝如何轉骨,成為當代的文創產業。
國藝會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於積極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術事業,是以每年舉辦常態型補助,徵集文學、音樂、戲曲等類之創作、展演計畫,經專業審查後,予以補助,為藝術創作界之年度盛事,每每號召眾多創作者提案競技。
人文社會學院王嵩山院長(右)頒發鼓勵狀,並與洪冠諭同學(中)及其指導教師徐培晃(左)合影。(照片/中文系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