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園新聞
  • 專訪母校課外活動組簡信男組長 大學必做的一件事 課外活動增添新色彩
deco

專訪母校課外活動組簡信男組長 大學必做的一件事 課外活動增添新色彩

2018.04.01

deco

 

     步入校園,學生歡笑的聲音讓人感受到大學生活的熱情,其中學生社團相關的足跡,更是四處遍佈。為了招募新成員而勤發傳單,在課餘時間進行社團表演,茶藝的文靜、古箏的優雅、熱舞的奔放、熱音的狂熱,各種不同性質的社團活動在校內的廣場中展現自我,帶動歡樂的氣氛,使人樂於參與其中。
     新鮮人步入大學生活前,或許聽過所謂的大學必修三學分:「課業、社團、情感」,撇除大學絕對不可廢的課業,社團也被視為一種揮灑大學生活熱情的管道,而在大學中的社團活動,皆由課外活動組輔導。課外活動組培訓學生了解社團運作流程,並與學生溝通一同解決社團遇見的困難,協助社團經費申請、場地租借等事務,使學生在自己所喜好的課外活動中結識同好、拓寬視野,讓課外活動不只是娛樂,而是具有教育意涵。
     本次邀請到課外活動組的簡信男組長進行採訪,於採訪中簡組長談及校友與在學學生的連結,他身著本校實習商店的帽T,在衣著上就展現著他的親和力。簡組長於本校土管系畢業,已在學生事務中服務長達20年,見證本校學生社團的轉變,談及自己過往的經歷,讓我們不禁佩服簡組長在學生社團中長久的付出。

親和力與行動力 與學生增進互動

     本校的學生社團與學生會相關事務,如社團運作輔導、學校經費申請審核、社團運作困難解決與討論等,都是由課外活動組負責。現今本校的學生社團多達171個,且約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參與社團,分為學藝、服務、康樂、聯誼、自治、體能等六個性質。隨著時代更迭,康樂性社團與運動性社團逐年成長,服務性社團與文藝性社團卻有下降的趨勢。談及學生社團的轉變,簡組長相信在課外活動組的輔導下,讓社團隨著時代而轉換,加強社團特色的展現,將有更多學生投入其中。
     相較於助教、老師、組長等稱謂,課外活動組的老師在與學生互動多以暱稱互稱,學生都稱簡組長為「簡大哥」,簡組長樂於和學生討論社團所面臨的問題,用行動與學生一同解決問題。在公事之餘,在社交軟體上也常與學生互動,分享課外活動組的生活感觸,內容引人深思但也趣味性十足,文章底下也可看見不同屆學生的留言,感謝或分享交織其中,讓人再次感受到學生和簡組長互動良好。

舉辦特色活動 培養各領域人才

     除了輔導社團運作,課外活動組也負責活動舉辦,帶動學生培養不同領域的能力。活動與競賽皆為了學生需要的能力量身訂做,也可挖掘眾多學生中隱藏的人才,讓學生在不同領域上展現自己的才華,例如因應不同活動需要不同類型的主持人,課外活動組舉辦「主持達人培訓營」,今年已邁入了第13屆,每年舉辦學生皆踴躍報名,培養了不少主持人才,並讓學生與電台合作,實際運作一個現場節目,從節目的設計及擬搞開始做起,進階到節目特色呈現,藉由實戰打開自身視野。
     才藝競賽「璀璨藍圖」因應大一新生需要一個散發熱情與發揮才藝的舞台而舉辦,由學長姐帶動學弟妹規劃表演,進行競爭,並在初賽後邀請專業人士訓練,讓學生的表演足已以一個專業團體的身份對外演出。另外還有代表本校學生形象的「逢甲大使」、培養學生簡報能力的「簡報比賽」、尋找校內擁有歌唱才華的「逢歌嘶」或今年度第一次舉辦的「佈展人才培訓營」等活動與競賽。
     課外活動組不僅領導學生舉辦活動或培養學生不同領域的能力,亦鼓勵學生回饋學校,如在「新鮮人成長營」由學生自主創作主題曲,作為在校生給予新鮮人的祝福;創立網站「愛逢」,將學校訊息提供給在校學生,也讓學生以學長姐的身份,在「新鮮人成長營」上和新鮮人分享社團心得,讓學生帶動新鮮人參與社團,體驗其中的樂趣。諸如此類活動與競賽,皆是在應用社團所學,展現各社團獨有的特色。

評鑑檢核 實踐教育意涵

     而為了實踐課外活動的教育意涵,課外活動組每學年度的第二學期都為了學生社團評鑑而忙碌。顛覆學生「玩」社團的既定形象,課外活動組定期規劃學生社團評鑑,邀請校外專業人士進行評比,讓學生檢核自己這一年中的成果。社團評鑑於87學年度開始舉辦,初期多檢視學生社團的書面資料,隨著學生社團的型態轉變,評鑑也重視社團的活動舉辦、社團社課練習、競賽舉行等動態成果,讓學生這一年中的努力,在評鑑中充分展現,將社團宗旨與特色融入其中。
     「我認為課外活動是具有教育意涵的,有目標也才能帶動學生參與,這就是我們舉辦評鑑的用意。」簡組長以簡單一句話敘明社團評鑑的用意。因社團評鑑的舉辦,讓學生不只是玩社團,而是用心經營,藉由彼此的磨合、成果的展現,讓各社團有其特有的文化,也運用不同社團間的激盪,帶動社團的發展。

顛覆既定形象 加強各方交流

     有許多學生因為參加社團,而培養了自身的活動規劃能力,拓展自身的人際關係,與他系學生多加交流,甚至跨出所就讀的學校,跨校交流,或在寒暑假時,至外縣市舉行服務隊,和偏鄉小學的小朋友互動,共創美好回憶。學生社團的形式隨著時代逐漸轉變,評鑑紙本資料的呈現,逐漸無法完全判定社團的實際運作,考量到學生社團的運作,簡組長帶動課外活動組先行改變,將評鑑制度從書面轉為成果呈現;並根據學生的想法,舉辦不同講座,讓學生拓展自身的能力,不因環境或資源而受限。
     於社團評鑑過後,也將迎來各學生社團自行舉辦的成果發表,簡組長特別介紹了由琴韻吉他社主辦的「逢韻獎」,「逢韻獎」舉辦至今已超過30屆,傳承吉他社的特色,也融入音樂的多元性,擴大規模,現今已變成吉他社的代表性活動,甚至跨出逢甲,以歌唱競賽的規模進行舉辦,提供場地,讓熱愛歌唱的人有所展現,讓活動不因學校而受限,運用大家對音樂的喜愛,將不同學校的人連結起來,達到音樂上的競爭與交流。
     常赴他校交流的簡組長提及本校課外活動的特色,「多元、精彩、校友文化與社團呈現,這些皆是逢甲所展現的特點,也正因學校支持學生,讓學生在課外活動能不斷發展。」
     課外活動不只是單純的娛樂,藉由社團參與,學習人際、團隊、事務處理、口語表達等能力,學生在參與中學習並有所收穫。或許學生在初期參加社團的目的各不相同,但簡組長堅信投入社團當中,每個人都將有所學習,擁有不一樣的心得。
     細數現今創立的社團,有些創立時間已長達近50年,因校友創立社團,使得在校學生得以參與,但與校友直接連結的社團卻極少,大多都是在校學生參與社團活動,藉由這次與簡組長的採訪,相信在彼此的交流與合作下,學生社團也能與校友們有更多的互動,期待未來許多的學生社團能與校友會直接合作。

課外活動組之活動及社團眾多,包含吉他社,雅風國樂社, 魔術社,太極拳社,文化服務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