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經濟人協會繼去年泰北文化之旅與泰國清邁大學交流,106年12月21日至25日,現任薛能仁理事長也帶隊進行閩南文化之旅,並在創會理事長陳金發學教授安排與帶領下,參訪廈門大學與金門大學。經濟人包括經濟系郭祐誠(代表系主任)、陳瓊怜、鄭保村老師、協會前會長游家麟董事長、前會長蕭娜娜總監及系友和眷屬等一行25人浩浩蕩蕩,分由北中南搭機至金門再轉往廈門,展開5天之行。
稱為世界第一秀的「閩南傳奇秀」為老院子景區的靈魂之作,2015年7月開演,極盡舞臺特效,為世界首創室內360度實景舞臺及360度旋轉行走巨輪觀眾席,LED視頻與實景虛實結合,加上水陸空三位一體的表演交叉呼應,敘說傳說故事、鋪陳閩南民俗風情、串聯傳奇人物史實,完美體驗媽祖文化、南洋文化、閩南文化和中華文化。
集美學村(集美中學等系列學校)及廈門大學是出身廈門集美的新加坡華商企業家、教育家陳嘉庚所投資創辦,被廈大師生尊稱為「校主」。建築物及步道均為花崗岩結構,且洋身華頂。交流座談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王華所長率王勇副所長率教授進行,張文生副院長亦列席指導,曾到母校交流的石正方教授對我們的到訪倍感親切。該院政治、經濟、文學、歷史、法律、兩岸關係等6個研究所、60多位老師,招收碩博士生,民國100計畫下,101年成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以兩岸實務研究為導向,也不定期至台灣駐點做田野調查與研究。張副院長表示:台灣企業最有活力,也具有海外拓展經驗,可資借鏡。王所長對母校CDIO教學、產學合作、與校友密切聯結、本系邀系友講授企業運作實務、金融操作實務課程…等均留下深刻印象,經由台灣駐點的研究或可借重母校協助,更可進行研究生的交流。
走訪傳統古樸農家
走訪廈大外,也參觀具千年歷史、位於廈門大學南門旁的南普陀寺,同時前往漳州參觀建於清初、兼具群居與防衛系統、世界文化遺產的華安土樓群,其中以祖樓–二宜樓最為壯觀,如現今的圓形巨蛋或劇場,4樓相通,為蔣氏家族所建,中央是集會廣場外牆砌牢固的花崗岩,更有通到樓外溪流的地下坑道;另有小土圓樓–南陽樓、方形樓–東陽樓。取其宜山宜水、宜子宜孫、宜男宜女、宜土宜地後代?延、和衷共濟、平衡發展之意。此地,池塘、菜園、(此起彼落)雞啼、土角厝、泥小道,充分展現傳統古樸農家之美。
期待未來與母校合作聯盟
到金門大學,由企管系顏郁芳教授兼學務長及系主任王興國教授接待。金大校園都是閩南建築,校地約16公頃、4?500個學生,每年有14?000元的就學補助,主要父母來自金門的馬來西亞楊忠禮知名華商,及黃進益印尼華商、新加坡大華銀行黃祖耀總裁等集資而建。「開放」和「流動」是金大的優勢,積極和台灣18所、中國24所、9所國外大學建立姐妹校,並鼓勵學生到各地名校交換一年,讓學生流動形成活水,如同金門的轉運特性。顏教授指出,因為金大具有「地緣」及「血緣」優勢,連結兩岸與南洋,金大剛好是最佳平台,期待與母校結聯盟姊妹校。在金門,也參觀建於清光緒26年、第一座開放觀光的閩南聚落—民俗文化村,由金門人赴日經商有成的王國珍及王敬祥出資興建,歷時25年完工。同時訪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古寧頭戰史館、金門酒廠,等純樸具有歷史意義的戰地風光。
此行,對閩南文化大開眼界,也驚嘆廈門的神速發展,更尋求到與廈門大學與金門大學的進一步合作與交流的諸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