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8.02.05
【B型企業王道中心訊】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支持下,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學生會與B型企業王道中心1月24日至26日合作舉辦「遇見未來」成長營,共約30位大四學生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寒假探索自我,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邁向畢業後的人生旅程。
三天兩夜的成長營分為「遇見過去的自己」、「遇見現在的自己」、「遇見未來的自己」三個部分,學員也自發性交出手機,屏除外界干擾。第一天「遇見過去的自己」,讓學員進行深層的生命反思與小組研討。第二天「遇見現在的自己」,主辦單位設計「城市.社會‧我」人生調查活動,提供每組一個地址,讓學員在沒有手機與每組僅有100元用餐基金的有限資源下,想辦法找到地址所在地,並在當地採訪周邊民眾的人生故事。晚餐更讓學生自己煮飯,利用烹煮表達出白天出走的心得,分享人生百味。晚間活動則是讓學員練習與黑暗對話,學員矇住眼晴一個接一個的搭著前面的人的肩膀,從d.School前往圖書館再到人言大樓8樓,過程除了要克服內心恐懼,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信任伙伴、換位思考。
第三天「遇見未來的自己」,邀請建築系陳延煌校友與智榮基金會執行總監陳柏憲等9位業師,與學員進行小組對話,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與人生經驗,開啟學生對於自我的認知,進而遇見未來自己的無限想像與生涯規劃練習。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侯勝宗所長表示,大學應該是學生找到自己,敢於追夢的最佳場域,因為大學扮演著學生離開教育系統,進入社會系統前最後一哩路的角色。而在大學中工作的教師們,提供給青年的不只是深奧知識的探索,更應訓練學生有尋求生命呼喚的勇氣,並敢於與眾不同的堅持,讓大學4年或研究所2年期間,成為年輕人打造夢想火箭的基地。
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學生會與B型企業王道中心1月24日至26日合作舉辦「遇見未來」成長營。(照片/B型企業王道中心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