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deco

專訪母校理學院吳志超院長 凝聚理學院的溫柔之手

2017.12.01

deco
吳志超院長是畢業於母校環境科學系學士、土木水利工程所(環工組)碩士的校友,隨即留校服務於環科系擔任講師,民國86年以在職進修獲得交通大學土木所(環工組)博士學位,兩年後學校邀請擔任課外活動組組長開始後續教學兼行政工作,至今在母校服務已30載,校內經歷豐富,涵蓋與學生互動、教學、行政等方面,結合這些經歷,現肩負理學院院長的重責,帶領院、系改革與發展。

早創之初

    吳院長畢業於母校環境科學系,是現在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創系第二屆入學之學長。在當時,環境科學是一門新穎的學科,相關人才十分稀少,於是母校便決定成立環科系,訓練專業人才,據吳院長所述,早創之時,環科系課程、師資的籌畫等等都未有先例,可以說當時的環科系是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相互學習,一起打拼建立起來的學系,師生之間也因此有著深厚的革命情感。直至今日,學長們雖都已畢業,也各自有著優秀的發展,但回顧這段時光,當時與第一屆學長們共同的使命感和深刻的回憶仍歷歷在目。

學生一聲謝謝  就是無價的回饋

    吳院長曾任課外活動組組長,也是從這個經歷開始,培養行政方面的能力。課外活動組主要管理社團等學生活動,剛上任不久,就遇到了921大地震,當時的院長因為協助學校處理災害應變,以及著手學生安置等相關事宜,學習到不少經驗。經歷這一波突發的考驗之後,對課外活動組的事務益發上手,在任內不僅建立了社團財產的管理制度,將逢甲母校逾150個以上的社團,都整合登記,確實掌握社團發展;後續更推動「社團評鑑」,類似於大學評鑑,讓社團定時成果發表,並且表揚制度完善、發展優良的社團,給予更充分的資源,以期作為社團學習的典範。

 

    吳院長說道,一開始社團既多又雜,在管理上的改革並不容易,但透過制度建立的過程,不僅學到了如何與學生互動、溝通,社團幹部們也在課外活動組的輔導協助下,學到了不少處事方法及承擔責任的態度,許多向心力強、組織訓練完善的社團,其社長在出社會後,都有一番不錯的成就。

 

吳院長說,那兩年待在課外活動組,雖然當下感覺很累,要上課又必須管理行政,晚上或假日也常需要出席學生活動,連寒暑假都有相關事項需要協助辦理。,但即使又忙又累,在課外活動組服務的這兩年,仍是院長自認到目前為止,無論在教學或行政服務方面,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學生回饋的喜悅、快樂,或甚至只是一句「謝謝組長」,在院長眼中都是無價瑰寶,現在想來,那段看著學生在大學4年裡成長,並與學生一同並肩前行的時光,不僅累得頗有成就,也收穫不少,在行政或與學生互動方面,都學習到不少心得。

產學與教學的橋樑

    吳院長接任理學院院長一職至今1年多,當初校長邀請他來接任院長時,吳院長曾與校長有過一段深談,詢問並了解校方的期許、研商理學院未來的方展方向。在吳院長心中,必須在配合學校的整體發展的大政策之下,兼顧理學院院的特色,固然有難度,但卻是不容迴避的責任。

 

    現在的理學院,除了研究以外,也積極與業界結合,發展產學合作。院長提到,在規劃產學合作上要考量許多面向,大部分老師任教時,是秉持著以教學與研究為中心的想法,期待有比較高的自主性,能規畫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現在院開始發展產學合作,運作模式和過去純粹研究與教學有著極大的不同,要慢慢將老師們轉向與產業結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兩年來,隨著一些產學合作案的建立,例如協助工廠改善工業安全問題或是廢液如何妥善處理等等,一些頻率、心態上能與業界配合的老師們,漸漸熟悉這樣的規劃,接納產學合作的模式。

 

    不過院長也說道,要將理學院77位老師都引導至產學這塊領域,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就像有的老師適合在產學這塊發展並輔導學生,也會有部分老師更適合全心投入教學和研究。在這一方面,逢甲身為學習的殿堂,首要考量之事,自然是鞏固並精進既有的教學品質和口碑,在教學品質都有了良好的發展進程後,才將餘力放在轉型產學,讓老師們在教學上有穩定的成長和突破,再慢慢適應一些任務或腳色的轉變、結合,使老師們不再只是顧好教學就好,也能有「產學合作」的思維,一步一步往學校擬定的發展方向前進。

跨領域與多元學習

    現在母校部分學院在推動「院實體化」這項政策,將系的角色模糊化,使開課主體回到學院上,也讓學生在選擇課程時,比較不會受到科系領域的限縮,進而擁有更多自主的空間,依自身的專長與嗜好,選擇所要修習的學分學程。

 

    在這方面,理學院雖並不是母校第一批實施新制的院所,但吳院長在課程規劃上,已經開始逐漸加入橫向跨領域學習的要素,讓學生除了在自己的專業裡向下鑽研,也有更多元、多面向的選擇。

 

    在以往的制度中,學生想要多元發展,多半只能選擇雙主修或輔系,但這樣累積下來的學分壓力十分沉重,能負荷的學生屬於少數。所以為了讓更多學生能依個性和興趣,導向不同的發展方向,吳院長以跨領域的概念,努力規劃更多完善的學分學程,讓同學在畢業時,身上能配有好幾把刷子,面對未來的挑戰。

 

    理學院要整合跨領域學習的共通點並不容易,理學院的4個系所,就像4枝朝著不同方向射出的箭矢,彼此交集甚少,然而,院長不因此而放棄,反而在這學期,積極規劃並推出院系共同課程,一步一步建立、整合系所。

 

     吳院長認為,即使理學院不如商學院、資電學院有著系所課程同質性高的特質,但依舊可以靠共同課程來串連合作、共同學習。像是目前所暫定的主題——「奈米科技」,這就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學問:半導體專業需要用到奈米科技;材料系學習如何做到奈米化;應數系以數學觀點去解釋、演算奈米;環工系則可以思考,奈米是否也是一種汙染?這麼微小的物質若成為汙染,又該如何應對、剔除?諸如此類,不只侷限於理學院,其他學院的學生,只要有興趣、想了解都能來選修,像是工學院的化工系,若是對奈米有興趣,就能來修這門課,藉由共同課程進一步了解並拓展視野,也許就開啟了更多跨領域合作的可能,譬如運用化工的知識協助環工處理奈米汙染等等。由此可見吳院長致力於建立跨系甚至跨院的共同課程,使學生有更多學習上的選擇。

三十回首,回首三十

    吳院長身為回校服務的校友,以學長的身分回學校執教鞭,對學生不僅有著師長的責任,更多了一分對學弟妹的關懷。同時看到許多傑出校友,不僅在社會上有卓越的貢獻,也有意回饋母校,因此積極推動院系與校友的連結。

 

    吳院長說道,其實許多校友,在畢業後都會想要回到學校看看,不少畢業幾十年的校友,都十分念舊,也想回饋母校,卻沒有明確的管道。因此吳院長在前年擔任系主任一職時,就推動了「三十回首」的活動,並主動與第一屆環科系的學長聯繫,只要校友們想回到學校,院長都積極協助安排,甚至專程跑到學長位於台北的辦公室,組織尋回當年的同學。就這樣,有了第一屆的先例,第二屆、第三屆的校友們也在吳院長的積極規劃下,回到學校重聚,這個活動因此傳承至今,已經是第四屆了。院長說道,除了聯繫感情,許多校友也樂於將資源帶回母校,傳承給學弟妹們,這都是對學校珍貴的回饋,而系上更應該做好與校友的聯繫,讓學弟妹們能透過這些學長姊所帶回來的經驗與資源,對未來出路有更明朗的方向、規劃,甚至能夠聯繫到實習、職業探索的合作機會,甚至對產學合作來說,校友們都是最直接、快速而且親切的管道。重視與校友們的緊密連結、牽絆,也正是逢甲這個大家庭所擁有的凝聚力以及畢業學子們無限發展性的最佳體現。

理學院與中科美光廢棄物減量回收諮詢輔導

頒贈第一屆傑出系友廖俊?學長(環科73)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