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7.03.22
【建築專業學院訊】本校建築專業學院、建設學院都資系與築生講堂三方合作,以CDIO創新教育模式將三個Real(Real Project, Real Design and Real Company)融入數位實構課程,並以「建築放送台」為概念,目標是「社會實踐X邁向市府X面向人民」,引導學生設計戶外行動演講台,並將決選出的兩座作品打造成實際尺寸,即日起至4月8日在市府前廣場展出,期間也將舉辦四場演講,讓學生執行的專案,實際應用在都市場域中。
建築專業學院沈揚庭老師表示,數位實構課程已邁入第三屆,每屆的共同目標都是希望學校教育能接軌真實社會,讓學生的創意能結合社會的脈動,更希冀能推升學校教育成為帶動社區乃至社會運轉的樞紐,以課程中的真實社會參與實現開源大學的理想。而這兩座演講台也會搭配與築生講堂共同規劃的4場演講,以「我們的城市-讓社會住宅與公共空間再興我們的城市」為主軸,在市府前廣場為市民帶來一系列專家演講,3月18日的主題為「公共地景與都市景觀」、3月25日主題為「福利主義與住宅政策」、4月1日主題為「社會住宅與在地實踐」、4月8日主題為「想像藍圖與學生競圖」,歡迎有興趣的師生一同前往參與「建築放送台」社會實踐的過程。
以實際尺寸展出的兩個作品分別是「伴風間」與「drip」。「伴風間」是將S型的單元置於一個模矩化的格子系統內,利用不同高度的單元組出不同的曲線,在這系統內不斷拆解重組,創造出能引人入內遊歷的層次性舞台空間。而作品「drip」則以參數化設計出單元組構的方式,宛如水滴般聚匯而成,最後形成一只如同手托般的舞台空間,使身歷其中的市民能成為視覺的焦點。
在建築專業學院鄭博仁與沈揚庭老師的指導下,由李承哲、許佳傑、王彥鈞、李怡瑩同學組成「CUS團隊」(Compound Unit Studio),將兩座全尺寸作品移動到府前廣場布展,包括場地協調、吊掛移動、運輸路線、配線拉電到點燈試營運,都由CUS團隊獨立完成,展現出學生從實際需求衍生出自主學習的實踐能力。
沈揚庭老師表示,整個課程在CDIO的構思(Conceive)階段,學生便了解到該專案將真實發生在校園與城市的開放空間,因此都市選點、適宜性分析以及該以何種構造物的形式介入到都市開放空間,學生都有納入考量;而在CDIO第二階段的設計(Design),與第三階段的實踐(Implement)更是從真實的角度出發,設計可以被建構出來的建築放送台,並透過雷射切割與數位車床動手實作,驗證其構法的可行性;最後CDIO的運轉(Operate)階段,學生將兩座建築放送台以實際比例建構出來,並實際的利用該空間舉辦活動,達到真實運轉的目標。
沈揚庭老師提到,數位實構課程已在1月中於校內舉辦第一階段的聯合展覽,當天邱創乾副校長、建設學院林良泰院長、建築專業學院黎淑婷院長、成大建築系鄭泰昇系主任以及同濟大學袁烽教授等嘉賓皆蒞臨展出開幕,邱副校長相當讚賞兩院的合作成果。而數位實構課程全部12件作品,也已獲邀至教育部舉辦的「華山論劍」講座與展覽,將於4月7日至11日於臺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讓本校學生的成果可以分享給大眾。
邱創乾副校長、黎淑婷院長代表本校移交建築放送台給築生講堂。所有參與同學和來賓於「伴風間」與「drip」兩座實構作品上合影。(照片/建築專業學院提供)
本校建築專業學院、建設學院都資系與築生講堂三方合作,學生打造出的「建築放送台」即日起至4月8日在市府前廣場展出,期間也會舉辦四場演講。(照片/建築專業學院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