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7.03.20
【國語文教學中心訊】由本校國語文教學中心舉辦的「105-2大學國文專題演講(一)──侯季然〈紀錄台灣:說自己的故事〉」,於3月9日10時假校內的分鹿演座隆重登場。侯季然是臺新銳導演,執導拍攝作品獲獎無數,如臺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奧地利Sidewalk cinema評審團大獎、加拿大蒙特婁奇幻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臺灣國際酷兒影展首獎、關島國際影展紀錄片評審團大獎等。
侯季然導演表示,每個作品都是從一段故事醞釀而成,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在他者身上看到要說的故事。《我的七四七》就是侯導演自身的故事,747是學生時期所騎乘機車的車牌號碼,呈現自我、機車文化及城市文化的相互關係。黃玠《下雨的晚上》MV裡的公車故事,那個被推擠到變形的臉,還是衣領被別人雨傘滑落的雨水浸濕,也是侯導演的公車經驗。而《擁抱玫瑰少年》是高樹國中葉永誌的故事,《書店裡的影像詩》則是紀錄臺灣40家獨立書店。無論是說自己的故事,或說別人的故事,皆是紀錄臺灣、感受臺灣,侯導演強調:「臺灣,不是這座島,而是生活在島上的所有人。二千三百萬人,就是臺灣!」
有關影像拍攝的紀錄方式,侯導演提到「確實是有限制的,不過,若知道限制,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或許我們無法完成如好萊塢那種大成本的電影,但還是能夠創造出好故事的小成本電影」。另外,侯導演也提醒學生,學習基本的拍攝手法是必須的,只有知道越多的表達方式,才能精確傳遞內心的想法。
國語文教學中心王惠鈴主任表示,侯季然導演用很敏銳的觀察力,閱讀臺灣這片土地,有溫度的記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這場演講內容,不僅為逢甲學子們開啟認識「電影」的一扇窗,同時也提供大學國文共同作業「報逢甲」的一條可能的新路徑。
本校國語文教學中心邀請侯季然導演於3月9日蒞校演講。(照片/國語文教學中心提供)
侯季然導演(前排左二)與逢甲師生合影留念。(照片/國語文教學中心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