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個人最重要的事,是我就讀國立台南商業職業學校初高級部六年,及逢甲大學會計系4年期間,所學習到的知識,與師長及同學的切磋互動中,培養日後工作40多年多彩人生的基礎。
記得民國49年進入南商初級部時,南商已連續十幾年得到全國珠算冠軍,所以珠算教學很嚴,也培養每個人珠算能力都很強,加上心算的練習,使你的記憶力增強,在與人談事時,數字油然而生,增加你很好的談判能力。
同時我也開始學會象棋,高一與高三分別得到台南市青少年盃(24歲以下)季軍與亞軍,大一得到逢甲大學象棋比賽冠軍,棋力最好時,曾擊敗職業棋士三段,故象棋讓我記憶力、邏輯更強,手順(優先順序)與策略運用更得心應手。珠算與象棋的訓練,影響我工作40多年,我很慶幸有這兩門很好成績的功課。
記得初中畢業時,身高不到150公分,高中時班上同學喜歡運動,我很懷念每天下午放學後,全班同學在操場跑3?000公尺,在跑、跳、打籃球三年生活中,我每天午餐都吃兩個便當,身高增加20公分,高三畢業時為168公分,到大學時,我更體會當時逢甲大學的名聲遠不如許多名校,日後想出人頭地,只好更加努力,但是長期工作必需有良好的身體,所以大學4年我最好的成績是體育,讓我身高又長5公分,年輕時所累積的硬朗身體,支撐我工作每月4、5百個小時,讓我的工作績效特優,升遷也都扶搖直上。
台灣在60年代經濟起飛,民營企業是公家薪水的兩倍以上,加上家裡貧窮,就無交女朋友,以及再升學的打算,而因為6年商校的基礎,讓我大學期間課業輕鬆,大一就通過普考及格,大三擔任系學會會長,義務去大二擔任助教一年,在迎新、送舊、辦系刊、系際比賽,請校外老師來系演講等等活動,讓保守穩健,木訥的我養成日後的大將之風,而且我又學會廣泛的閱讀,尤其日報、周刊、月刊等,我都很喜歡,其中文學書籍我更喜歡,記得常在書局分段把一本書看完,還忍痛花4、5元買下這本書籍,以便日後再看,同時可供弟妹學習。
在短短4年的大學生活中,我學會安排時間,我常講學習的成本效益評估如下。
得分 ÷輸分 =倍數
100 ÷0 =∞(耗用時間無限大)
99 ÷1 =99倍
90 ÷10 =9倍
80 ÷20 =4倍
60 ÷40 =1.5倍
V ÷C =C
(價值) (成本) (貢獻度)
80%與20%法則
A. 10題×7分=70分
B. 20題×1分=20分
C. D 70題 =10分
合計 100題 =100分
所以在資源有限論下,我們應先追求可行解,再求最佳解,課業或工作應排ABCD分類,此分類影響我日後工作40多年,讓我獲益良多,大學四年我的學業成績平均80幾分,這個結果至今我都還很滿意。
競爭力來自不斷學習與練習。
學習:不會要學。
1.不會亦不會問。2.不會而會問。3.會了不會說。
練習:會了要練。
1.懂得的人聽得懂,不懂的人聽不懂。2.有教無類。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最後讓我們抬頭樂幹(word smart),不要埋頭苦幹(word hard),希望我的經驗可以提供給你們創意思維,樂活人生。書是天下英雄膽,善為人間富貴根。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