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大學教育是學生進入職場之前一個重要的階段,大學的職責就是將一個孩子轉化成即將與社會接軌的成人,而如何將國中與高中的苦讀模式逐漸轉化為創意思考、勇於表現與嘗試呢?母校連續5年榮獲教學卓越企業第1,不斷鼓勵學生勇於表現自我,突顯自我優勢。
《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說明做學問的方法要如儲藏珍寶一樣的累積,要明辦事理豐富自己的才學,要用研究和審閱徹底理解事物,最後就能順著思路,引出美好的文辭,成就自然非凡。母校積學堂規劃了藝廊、劇場、閱讀寫作區、專題討論區。只要利用學生上網登記使用時間,直接到現場學生證感應,即可以依規定使用空間,另外還有可供師生自由使用的電腦,在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符合科技、無地域及時間的限制。
分鹿演座劇場-取自於《列子‧周穆王》中的故事,「分鹿」所呈現的將真作夢,將夢作真的特殊感受,讓學生透過劇場方式接觸或學習,對於演出者與觀賞者,都將能更深刻體會生活的多重面向,感受更深邃的生命課題。
風之廊-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空間,活動式的隔板供畫作的擺放,有善利用空間將學生優秀作品公開展示,將學習融合創意,訴說著每一個學習背後的成長故事,當左右氣窗開啟時,運用對流,湧入微微清風,蔓延整條走廊,可謂風之廊。
采銅廳-采銅于山,比喻學習如同深山采銅,注重第一手資料,希望透過大量閱讀,開拓視野,運用開闊的空間,略黃的燈光、有如咖啡廳一般的座椅設計,在悠閒自在的空間裡,享受在學習中。
利用鮮明的色彩、獨特創意的室內設計與充足的光線,多元的角落空間利用,將每一寸空間利用得淋漓盡致,原本在地下1樓灰暗的角落加上對外樓梯,頓時將陽光帶入,夕陽餘暉之時,形成一幅美麗的畫。
誰說學習只有苦澀與艱辛?利用良好的空間與舒適的氛圍,激發學生無限創意,學習不再有地域的限制,而是將學習融入生活,在每個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中,學習成長茁壯,內化為自我的精神內涵。
如學長姊有空回母校,不妨進入積學堂,一覽這個校園的創新小角落,相信您一定不免讚嘆,逢甲學生真幸福!
![]() |
母校建校已有歷史,但師資與設備卻絲毫不遜色,隨著時光的流逝,改變無數事物,也演化出許多好的可能。
1993年,人言大樓蘶然矗立;2013年9月,煥然一新的人言大樓地下1樓-積學堂,一個始於讓學生因「嚮往」而喜歡使用,舒適、通風、採光佳的地下室空間開啟後: |
風 風起雲湧,雲起雲生形成;取其生動的圓形曲線;
光 晨曦夕陽,印入眼簾色彩;愛其柔和的黃色橘色; 雲 生樑棟間,風出窗戶外,感其閒適的文人情懷。 如 王維的「行道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袁枚的「隨雲去處去,隨風來處來」 蘇東坡的「行雲流水」 翁森的《四時讀書樂》 情境自然交融在設計裡, 一個個專屬於人社院的感覺空間故事 油然而生 |
![]() |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