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優秀校友-春水興業集團董事長劉漢介學長 思創新 走百年 用調和 融古今

deco

專訪優秀校友-春水興業集團董事長劉漢介學長 思創新 走百年 用調和 融古今

2016.04.01

飲茶文化從唐宋代已頗盛行,不僅貴族們喜愛,民間飲茶之風也大為流行。是皇室喜愛的珍品,那時做好的茶,即快馬加鞭,月夜奔行數千里,到朝廷,以茶開清明大宴,茶的身價由此可知。而詩風盛行的唐代,詠茶的作品更是不勝枚舉,也更證明當時的茶風。本刊於105年2月16日專訪春水興業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劉漢介學長,劉學長在母校EMBA被稱為「員外」。因當時擔任母校EMBA執行長的簡士超老師曾經說過:「他愛穿唐裝,做人處事也非常慷慨且有私人的莊園,就有如宋明時代的員外」。他有著流行復古又創新的思維,不遺忘台灣茶葉的根本,且賦予它新的生命,為台灣茶葉文化開創新的天地。

著名的春水堂由劉漢介學長所創辦,「以古為本、以新為體」,創立於72年5月20日,創始店位於台中。創立初期,店內販賣當時台灣茶界前所未有的冷飲茶,供應靈感來自西式吧台,追朔至宋朝生活文化茶飲思維,首創以雪克器搖製茶飲之技術,大膽將傳統熱茶轉變為冰涼甜茶,引領劃時代的茶文化革命,一時之間造成轟動,成功開創冷飲茶的新潮流。76年3月時,由年紀輕輕的四維店店長,現擔任春水堂商品部副總的林秀慧女士,在一次偶然之中,首創世界第一杯珍珠奶茶,成為「台灣國飲」,成功奠定了珍珠奶茶在「加料茶飲界」的始祖地位。

學長畢業於母校EMBA文創組,在97年時,母校高承恕副董事長、簡士超老師與張國竑學長,一同力邀劉學長就讀第一屆EMBA文創組,在當時劉學長已享有盛名,卻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來母校進修,劉學長虛心的說:「創意及管理方面並非我的專業,而且文創非常的吸引我,能有這個機會重新返回校園生活,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也藉由就學的機會,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脈,更從這些豐富的課程中得到了很多新的觀點。而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高副董事長淵博的課程內容;簡士超老師帶有哲學的教學方式,其中的話語都值得一再推敲;現任文化局局長謝佩霓老師的世界美術的史觀,課程很豐富艱深,一時比較難以理解,但這也是與一般學校不同的地方。」劉學長非常的重視學習,即便在離開校園依舊如此,劉學長一手經營的春水堂及茶湯會,在員工教育訓練方面也做得非常紮實,全部分店有近1500位員工,為員工安排了基本訓練的課程,也規劃員工擔任店長一職必須經過120學分的專業訓練。店裡所陳設的書法及攝影作品,落款都是「甘侯」,甘侯一詞是古代的茶名,也是劉學長的雅號。

劉學長不只在企業有著傑出的表現,且時時散發著他獨特的文人氣質,原本春水堂是掛名人畫,但因買畫成本過高,於是改為用劉學長的攝影作品,沒想到引起消費者的迴響,現在各家分店,四季均輪流陳列他的攝影作品。學長也參加過世界攝影大展,並屢獲大賞,在近期也前往非洲攝影取才。

劉學長的本行是茶具的販賣,之後憑藉著學長的創意以及自認有點叛逆的靈魂,勇於跳脫傳統,後來實驗出聞名的「泡沫紅茶」,而在研發冷泡茶飲的初期並不被接受,但在學長不斷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消費者產生好奇,進而接受,後期也擁有了許多忠實顧客,冷飲茶的崛起幾乎改變了台灣的社會型態,為台灣創造巨大的商機。而在同業不斷的崛起,冷飲茶也充斥著台灣的同時,該如何在眾多的競爭者之中脫穎而出而能繼續保有自身的特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春水堂從72年至今,從口碑到品牌,學長以永續經營為目標,有著他對品質的堅持,品質相當穩定,一杯珍珠奶茶,從製糖、茶葉到珍珠等。所有的材料都經由層層的把關,20多年以來不曾改變自己的初衷、不使用替代品,就是為了把一杯杯帶有幸福的新鮮茶飲送到您面前,春水堂目前在日本也有分店,但因考量日本的空間成本與人力成本較昂貴,經營管理困難較高,現階段為台灣人做管理,採用吧檯的供應方式,節省人力成本。儘管如此,學長對材料的堅持依舊不變,珍珠奶茶的珍珠皆由台灣製作空運到日本,對品質的堅持,由此可知。

對母校的未來願景,學長則說:「希望母校EMBA的師資可以更多元化,融入更多不同國家的師資,進而讓學生可以學習更多國家的文化」。

最後,劉學長非常謙虛的說:「我覺得自己只是比較頑固,並不算成功,我只是一步一腳印,比起許多成功的人,我還差得太遠,我只是把我的企業當成長久的事業,秉持著『慢慢來,比較快』的精神,期望能長久奮鬥、深根,打造本土企業的使命感,期望未來可以成為指標性的百年企業。」

劉漢介|小檔案|

學歷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97文化創意產業組畢業

經歷

‧國際扶輪3460台中北區社長

‧PSA美國攝影家協會台中主席

現職

‧春水堂人文茶館創辦人

‧春水興業集團執行長

 

各分店皆陳列著劉漢介學長的攝影作品,此作品為「鼓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