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如何增加訓練的有效度?

2016.03.01

deco

 

 

      有效的工作訓練能夠提升員工的知識、能力,並且提高他們的工作績效,因此,工作訓練對很多公司來說是1個提升競爭力的手段與方法。雖然有效的訓練可以帶給公司很多有形和無形的好處,然而「如何讓訓練有效」卻不是1件簡單的事,是1個在學術界及業界一直持續不斷被思考及討論的議題。

‧如何設計1個有效的訓練活動呢?

    1995Cannon-Bowers等學者提出1個可以解釋訓練效度的複雜模型,將此模型簡化後,可以清楚知道個人特質、工作與組織特性、訓練設計等變數會直接影響學員的學習表現,進而影響到訓練的移轉及最終訓練的有效度(見圖一)。一般來說,個人特質包括學員的基礎能力、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和自信程度,工作與組織特性包含了工作的流程、工作本身與各部門間的互動關係、組織文化、策略、及資源等。在整個模型裡面,除了個人特質、工作與組織特性會直接影響學員的學習表現外,個人特質及工作與組織特性更會去影響到訓練活動的設計,進而影響訓練的有效度。

‧更進一步探討,何謂「訓練的有效度」?

    學者將其定義為公司及學員經由訓練活動過程後所得到的利益(Noe, 2013)。傳統上利益所得的評估是根據學者Kirkaptrick所提出的4階層模型來衡量。在Kirkaptrick的模型中,第1層評量標準是學員對訓練活動的滿意度,第2層標準是他們在知識、技能上的學習表現,第3層則是評估學員在訓練結束後是否能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行為應用在工作職場上,最後1項標準則是計算公司在訓練活動上所獲得的投資報酬率。雖然Kirkaptrick的模型廣受學者們的接受與引用,但是仍有一些學者提出不同於4階層模型的衡量標準。他們強調除了Kirkaptrick4階層標準外,訓練效度的衡量更應著重在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及自信心等情感變數的改變。

     「工作訓練滿意度」是學者Schmidt2007年所提出最新衡量訓練效度的情感變數。根據Schmidt的定義,工作訓練滿意度指的是學員對其所接受訓練活動的感受。換句話說,是指人們對其訓練過程中所學習到用來執行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及行為的喜好程度。此變數的定義和Kirkaptrick模型中的第1層標準「滿意度」是不同的,Kirkaptrick在此標準中衡量的指標偏向學員對於整體訓練硬體設備、教材、教室、訓練方法、講師等的滿足感,而非衡量學員對其訓練活動過程中所學習到的內容產生的正面感受程度。由於工作訓練滿意度已被學者證實可以用來有效的預測員工實際的工作滿意度、工作績效及員工的離職傾向,此情感變數在訓練效度相關的研究裡已漸趨重要。

       因此,當公司想要提高訓練效度時,在設計活動前必須先進行訓練的需求分析,亦即全面周詳地人員分析、工作分析及組織分析。經由需求分析的流程收集到完整的學員、工作及組織資料後,再用這些資訊去設定清楚的訓練目標,訓練方法及訓練內容,才能確保活動的有效度。另外,在決定訓練方法時必須要特別考慮訓練方法和情感變數的關係,研究上已發現不同的訓練方法對於情感變數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結構化在職訓練方法對於學員在訓練後將知識及技術移轉應用於實際工作上的信心和訓練中提高學員的學習動力會比教室訓練方法來的有效(Huang & Jacobs, 2012)。因此,在選擇訓練方法時須同時考量人員特質、工作與組織特性、訓練內容及情感變數,進而提高訓練的效度。

      總之,「如何讓訓練有效」不是1件簡單的事,儘管學者們在這個議題已做了很多討論,在實務上仍然可以發現有很多公司在設計訓練活動時,常常只考慮訓練方法及訓練內容,卻忽略了考量其他相關變數而缺乏整體的規劃,導致訓練無效。因此學者的研究結果建議訓練的設計人員在規劃訓練的過程中,需進行全面性變數的考量,尤其是情感變數的衡量,進而將訓練成效極大化,提升訓練的投資效益及提高公司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Noe, R.A. 2013. 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Schmidt, S.W.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isfaction with workplace training and overall job satisfacti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18, (4), 481-498.

    ‧Huang, W. R. and Jacobs R. L. 2012. A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raining Approaches on Trainees Perceptions of Self-Efficacy to Achieve Training Outcomes among Bank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4, pp. 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