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5.12.03
【建築系訊】本校建築系劉為光、鄭博仁及沈揚庭老師指導學生進行「雙水亭遊牧計畫」,作為「台中舊城生活節」之亮點活動,藉由社區營造落實社會實踐,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操作典範。
雙水亭遊牧計畫,是藉由一座涼亭的建造及其在於城市移動的過程中,所產生擾動社區與喚起地方關注的能量,今年7月至10月的遊牧擾動地點,包含「中區再生基地」、「台中市第一信用合作社」舊址、「市長官邸」、「台中火車站前廣場」及「台中放送局」等地。隨後則遊牧到「臺中市眷村文物館」旁開放空間展示,展期至105年2月,藉由大同國小美術班、北屯國小及建築系劉為光老師安排的課程活動,再加上周邊社區及民眾自發性的使用,使更多人體會在地生活與藝術,推廣台中中區舊城的在地特色生活,並達到由東海大學蘇睿弼老師所主持的「舊城生活節」之宣傳效果。
劉為光老師表示,遊牧的目的在於引導更多元的社群參與,使雙水亭可以被賦予多種社會意義。在實構築方面,鄭博仁老師引導學生以在地的綠色回收建材結合模組化的手法,短短不到10天就打造出雙水亭的結構主體;沈揚庭老師再帶領學生透過中區隨處可見的晾衣文化為發想,構思出「亮」衣架的互動主題,創造出能隨著社區居民走入參觀而帶動彩繪衣服升降展示的互動展覽模式。
沈揚庭老師解釋,實構築與軟科技的整合,就如同人體骨架與肌肉的結合,兩者相輔相成,使雙水亭展現與居民互動的生命力,彷若一個友善的生命體般融入社區的活動之中,為社區營造演繹了另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蘇睿弼(左起)、沈揚庭、劉為光及鄭博仁四位老師打造出具有「亮」衣架互動展覽模式的雙水亭。(照片/雙水亭遊牧計畫團隊提供)
打造雙水亭的建築系學生團隊何妍萱、黃貞毓、孫瑞鴻、吳佳諺、鄭凱仁、邱智隆、楊登迪、葉惠婷、賴亞恆、梁美琪於市長官邸前合影。(照片/雙水亭遊牧計畫團隊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