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園新聞
  • 獲科技部研究創作獎 歐怡君:別讓你的目標侷限你的發展
deco

獲科技部研究創作獎 歐怡君:別讓你的目標侷限你的發展

2015.10.30

deco

 

【秘書處訊】本校103年共4位學生獲得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其中經濟系歐怡君同學,大二時經由王葳教授指導,提出「綠色稅改與糧食價格」研究申請,並設立經濟模型,透過動態分析與比較靜態分析,希望探討政府採行綠色稅制改革時,對農價的長短期影響,最後並提出台灣應適度重新開發休耕地轉種能源作物與糧食作物、對於能源作物收購補助辦法之細節需進一步明訂等建議。

目前就讀經濟系四年級的歐怡君,大二那年便提出申請,在參與大多都是三年級學生申請的研究計畫評選中,歐怡君有一種初生之犢的勇氣,她說,「我沒有想太多,只是很想知道我有沒有能力完成這件事。」歐怡君聽完研發處舉辦的說明會,便著手進行資料整理,但過程是困難的,要完成一份研究,歐怡君還需要補足專業能力,因此當歐怡君請商學院院長王葳教授擔任她的指導教授時,王院長只有一個條件,要求歐怡君利用課餘時間,接受其個別加課,而這堂「經濟加強班」不但有課堂作業,講課內容也觸及研究所程度,但歐怡君一一達到指導教授的要求。

歐怡君遇到的第二關卡是擬定研究題目,向來關心社會議題的她,偶然看到一篇社會企業企圖解決糧食問題的文章,她看見生質能源的願景,她看見各國推動綠色稅改,她也看見能源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的衝突,她更看見稅制細則不夠明確,讓改革美意大打折扣。因此她希望透過研究,能夠找出問題癥結,提出改善建議,更希望透過研究,她可以深入社會議題,從在外圍助陣、喊聲的旁觀者,進階到可以有效評論並提出方法的研究者。

申請書通過審核之後,歐怡君緊接面臨的就是為期8個月的研究時間,以改變世界、改變社會為起步的目標,歐怡君卻漸漸發現她在一份研究中是做不了這麼大的事,她開始懷疑「如果無法讓世界變得更好,我為什麼要做?」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她告訴自己,無法改變全世界,就先改變台灣,無法改變台灣,就先改變自己。她回到研究,把蒐集來的文獻整理歸類,讓她的論述更具邏輯也更具說服力,她也持續向王葳院長請教經濟數學,在運算之外更要學會怎麼把數據轉化成文字解讀。

「不要讓你的目標侷限你的發展」這是歐怡君對這趟研究旅程的註解,她給自己設定大方向,但在過程中始終保留彈性,例如她希望自己可以進入產業中的管理階層,因此原先打算畢業後馬上投入職場,累積工作經驗,而這次獲獎讓她決定轉個彎,「既然都有這份研究成果,那我要把它的價值最大化。」歐怡君已經申請研究所,也即將在下學期至中國人民大學當交換生,她把這些過程都當成檢視自己的機會,「如果我通過了,表示我努力的方向是對的,如果我沒通過,代表我需要想想我還缺少什麼」。

對於指導的學生有如此優異表現,王葳院長讚譽有加,直說自己很幸運,遇到這麼主動、積極、優秀的學生,原先在課堂上就對歐怡君的學習態度留下印象,在指導研究的過程中,更驚訝怡君做到的細心與專業可能勝過研究生,肯定怡君是一位勇於挑戰、無所畏懼的學生,相當看好她未來的成就。

圖說:經濟系四年級歐怡君以「綠色稅改與糧食價格」獲科技部研究創作獎。(照片/秘書處提供)

經濟系四年級歐怡君以「綠色稅改與糧食價格」獲科技部研究創作獎。(照片/秘書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