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專訪母校陳建元總務長 建設先鋒 後勤支援

2015.10.25

deco

母校總務處屬一級單位,成立於民國50年,迄今之組織架構包含事務組、出納組、採購保管組、營繕組,所負責的範疇相當廣泛。本刊於4月20日,專訪母校陳建元總務長,請總務長與我們說明總務處之負責範疇及母校新校地交地後的未來規劃吧!

母校總務處屬一級單位,成立於民國50年,與母校創校歷史同步成長,成立時下設文書組、事務組、出納組等三個二級單位,為因應業務需要,民國52年成立保管組;再於民國65年成立營繕組;民國88年依據安全衛生法規定成立安全衛生組;民國90年8月1日成立採購組,並將文書組移轉至秘書室;民國95年10月1日,將校友會館由事務組轉入總務處納管;民國96年9月1日,將創意教學與創業實習商店由採購組轉入總務處納管;民國99年8月1日,安衛組另行獨立為環管中心一級單位,中心主任由總務長兼任;民國101年採購組及保管組整併為採購保管組,民國103年8月1日,創意教學與創業實習商店離開總務處,另獨立為一級單位,民國106年3月創意教學與創意實習商店回歸總務處,營運長則由總務長兼任。另基於任務需要,設有節能、採購小組、營建小組、房屋安全檢查小組、校園環境改善小組及各種委員會,以輔助各種總務工作之推動。

打造無圍牆校園? 水湳新校地土地點交儀式

母校水湳新校地共5.7公頃,加上原本校地13公頃,等同於多了1/3的校地,且因應校地的擴大,學校大門將由校園西邊移至東邊,象徵再一次建校的開始,也是台中未來是否能成為國際城市非常重要的開發,配合道路的拓寬打造無圍牆校園!

並於107年6月14日舉辦「逢甲大學水湳新校地土地點交儀式」,未來母校將展開一系列校園改造計畫,逐漸走向沒有圍牆的校園,於空間佈局上、教學研發上,都將邁向「無邊界大學」的目標。當日更在校內舉辦歡聚活動,母校師生同仁一同分享,場面相當浩大,歡慶這個相當具意義的時刻!

水湳新校地 絕佳的地理與機遇

未來母校將大門由西邊移至東邊,面向水湳智慧城,周遭是水湳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臺中綠美圖、中央公園及和創新研發專用區等,擁有絕佳的地理優勢,都是母校學生學習場域的延伸,母校更加希望學生能把握契機,擬定更加前瞻性的目標,未來接軌全世界!

母校創校於近一甲子之際,加入這新的水湳校地,是台中市創新升級成為國際城市的契機,也是本校邁向新的百年大計的開始。但這個攸關台中與逢甲未來的水湳經貿園區,是台灣難得的市區精華地段內大面積空地再開發的機會,其發展除了需要台中市政府與母校的資源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母校無形的校友資源與力量,母校水湳校地這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將會是構築在母校過去一甲子的耕耘與校友歷經一甲子蓄積的能量,共同合作透過這個舞台上,展現出璀璨的光芒,照亮未來逢甲無可限量的發展新方向。

校產QR CODE設備管理系統建置計畫

母校每年所購置及管理的硬體財產種類繁雜,而目前總務處對於硬體管理之方式係由各系所或單位之保管人進行管理,並填寫資料由採管組登載於校務系統中,但此作法當外部單位進行訪查時,大多資料仍為書面,較耗時且難以統計。

陳總務長高瞻遠矚,訂定e化逢甲的目標,規劃分期將學校硬體管理全面資訊化,分階段將校產設備管理資訊化,製作智慧型手機調查系統及QR Code條碼資料,加速總務處同仁查驗或採購硬體時的作業流程,並利於管理各項軟體。

利用QR Code條碼紀錄財產資料等相關資料,並具有編修、維修紀錄功能,讓保管者可以進行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