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從理財到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下)

2015.09.30

deco

  財務運作身處的金融市場有三項大類:外匯市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

    在整體的財務市場中之財務管理,亦必須瞭解其間主要的影響因子(),即:利率、匯率、稅率。多數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即是把上述的三率加入權利及期間做組合而展現在三個市場中。但因衍生性商品之風險難以被看出,以致於常讓企業或個人產生極大的損失,甚而衍生糾紛。故若要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務必小心謹慎。天下沒有白吃午餐,金融機構非慈善事業,且大部分是股份有限公司,將本逐利,無可厚非,參與者本身的心態、能力、認知,才是主要關鍵。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每個企業於創立之初皆有其立意宗旨,逐漸鞏固茁壯,然而並非每個企業皆是由小而大。有些企業規劃其營運所需,而安排適當的架構,其中資本結構、財務管理策略,更是企業肇始即必然有所規劃與建構的。企業營運資金有如企業的血液,必須流暢無缺,健康支援,始得穩健管理。

    企業集團是坊間業界常有所聞的組織概念,而一般對集團企業之認定有下列3:

      (一)  屬於母公司及其子公司關係者。

      (二)  本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他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者;或他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本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者。

      (三)  本公司與他公司相互投資各達對方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者,並互可直接或間接控制對方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者。 

    至於集團企業之形成常因轉投資 (FDI, FIDI)、分散持股 (子女分家)、收購股票、控股公司、策略聯盟(加盟店)、專業化管理、租稅規劃、分散風險、事業整合(垂直、橫向、多角化)、抗拒敵意併購安排、投資架構需求等因素而演變。 

    集團企業統籌管理則具有:顧問指導(提供資訊、彙總、監督、協助)、融資綜效(三大市場)、代理(代表協助洽談金融機構額度)、成本效益及營運績效分析、控管(加入授權、簽核、印鑑)……等具有管理綜效之實質功能。

    為達集團財務管理之有效功能,集團須有正面的融資策略,比如整體集團稅後實質融資成本達最小、現金流量需順暢充足、外匯風險全面管理等,金融產品亦要求多樣化,並配合需求,財務結構穩定安全化;此外,政府獎勵或策略、國際金融管制之配合及彈性、策略聯盟、創投或PE私募資金之投入都可提升信心,扶植產業。

 

    在集團的財務策略下,運作亦得兼顧配合措施,如融資公司須斟酌考量:額度、幣別、利率、期間、擔保品and/or保證、承諾、方式、往來關係等等。而融資之主體及地點亦可考量,如:借款地為低扣繳稅率,且幣值傾向貶值,甚至有租稅協定可運用者;借款者為高營所稅率或較會賺錢者;其餘還有是否有關係可靈活運用之處,或當地政府是否有優惠協助,皆可納入考量。

  「有未來即有風險」,經營企業更是必須面臨眾多風險,如: 經濟、市場、財務、業務、信用等風險,此外還有人員、併購、作業和流動性風險等,更不可忽視外匯風險、法律風險、聲譽風險、會計風險和策略風險等,國家、政治、社會、地理、工安等較難以預測掌握的因素也存在風險,應多加注意。

    縱然企業努力去規避風險,仍難免萬事如意,因此,保險是經營的要項,是「必要成本」。再不然,只好求諸於宗教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