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5.03.18
【通識教育中心訊】「強本高濤」關於世界與台灣的第3堂課,3月16日由李濤老師主講「善耕台灣台灣的鄉土力量」。高承恕副董事長描述李濤老師淡出螢光幕,真正走入台灣社會,發掘底層的熱情與力量。這堂課,李老師要用他善耕台灣的每個動人案例,啟動同學對社會、對世界的關懷。高副董事長告訴同學,我們不能選擇出生地、性別、父母等,雖然這些決定了大學前的學習資源,但不要怨天尤人,應該積極努力,就像今天李濤老師能吸引、感動大家的,並不是他的學歷,而是他的信念、熱情與價值。
「小孩的夢想,需要的只是大人的陪伴。」李濤老師說。他帶給大家的第一個案例,是笑稱自己「負」二代的林峻丞,負債的負。峻哥陪伴11個三峽山上隔代教養、外配或是單親的孩子,自己種絲瓜、賣絲瓜籌款,準備三年,完成230公里三峽到南投的單車長征,再泳渡日月潭。峻哥表示他們也許能夠記得在生命當中,曾經有一段日子,有這樣一個人陪伴著,或許他們未來就懂得再去付出,再去回饋。
新世代狂熱公益,還有用重機加拖板車乘載鋼琴,變身夢想飛行器,把音樂廳帶入花東偏鄉,遠征澎湖等地的四個熱血大男孩盧易之(2012金曲獎最佳演奏獎得主)、蔡耀宇(與江蕙等知名歌手合作的小提琴手)、上低音號樂手簡子毅與設計師成宗翰,年輕的他們不急著賺錢,認為幫助別人是最大的福分,只要有夢想,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台灣行動藝術家姚尚德,在法國學默劇,回台灣偏鄉表演,帶給小朋友歡樂就是最大歡喜,走出劇場走進人群,是非常美妙的感受。
李濤老師也問:「在台灣,哪個行業有榮譽?是老師、警察、軍人還是企業?」帶同學從投入工作初衷、榮譽感的觀點,回顧幾個新聞事件,包括2014年12月28日來自全美各城市的2萬5千名警官團結於紐約,出席在反警襲擊中喪生的西裔員警拉莫斯(Rafael Ramos)的喪禮,展現警察的信念與堅持;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今年3月3日在聯邦眾議院對美國國會兩院議員發表演說時,因為突顯了以色列的國際價值,獲得現場議員與來賓26次起立鼓掌等。期盼同學透過事件,反思台灣逐漸消失的榮譽感,強調任何一個行業,只要有信念、堅持就應該值得尊敬,同時不能把不成比例的缺失無限上綱。重建價值、信任、榮譽,是幸福台灣的關鍵。
李老師也由CNN主播Don Lemon獲得有媒體界最高牧師之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公布的2014年最差新聞報導(DART獎),因為他在播報馬來西亞航空客機失蹤事件時說,「馬航370班機可能被黑洞吸走了。」沒有恪守一名新聞工作者的原則為例,檢視台灣媒體隱善揚惡,與論標準不明的現象。北港媽祖廟旁賣15元一碗麵線糊的阿豐,捐了一台162萬的消防救護車,他說:「我甘!」;賣叭布冰淇淋的謙卑阿伯,收了該拿的錢,還直抱歉地說自己「貪財」,這些都是台灣溫暖、真實、震撼的草根價值,社會的本質,但卻成為媒體眼中的非主流。
貧富難以逆轉,唯有靠教育,而好的老師決定孩子的一生。帶著小布農走讀台灣的呂佳賢老師,教會布農族小朋友努力用自己的力量賣特產掙來學習資源,而不是等待別人捐款幫助。這樣的熱情,也感染鼓勵了更多老師投入原鄉教育,幫助更多的孩子。將希望帶進花蓮偏鄉的木工冠軍王嘉納老師則指出,氾濫的愛心,讓孩子坐上不勞而獲的輪椅,終生難起,「要教的不是一技之長,而是教他做人做事的態度。」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善良存在每個人的身體、血液基因中,李濤老師在回應本校文化服務隊同學,關於如何提升服務體驗的問題時提到,不要急著想做,時間會給答案,一旦開始就會做得比勉強來得更好,每天花30秒以上沉澱自己,學習找出真相,對自己負責,養成正確的態度,然後就能像偏鄉中臥龍藏虎的核心力量一般,讓善良、關懷與勤奮根苗不熄,讓台灣一直是世界珍貴的愛心之島。
「強本高濤」關於世界與台灣的課程影音內容隨時更新在本校通識教育中心YouTube頻道,第4堂課將於3月23日由高承恕教授開講,歡迎上線共同關懷世界趨勢。
「強本高濤」關於世界與台灣的第3堂課,李濤老師分享善耕台灣。(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課程剪影。(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