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5.03.09
【秘書處訊】本校2月11日與華航、漢翔公司正式簽署產學聯盟,推出民航飛行學程,開設航空企業實務講座、飛航實務概論課程,由華航機師、漢翔工程師等專業教師親自授課,提供學用合一培育模式,讓有興趣投入航空產業的學生,完整具備航務、機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並透過實習進行術科飛行的輔助訓練,為臺灣航空產業孕育一流人才。
李秉乾校長指出,非常高興能夠在航空產業的產業鏈中,攜手中華航空與漢翔公司兩大能量,讓專業知識與產業經驗無縫與職場銜接,是學生落實學用合一的寶貴機會。此次三方結盟是大學研發能量與民航產業結合的重要里程碑,本校不僅有航太、運管相關科系,包括工學院、建設學院、商學院及人文社會學院各院學生都對此學程充滿興趣,相信未來可以吸引更多元的人才投入民航產業。
本校推動產學聯盟,不僅是傳統的技術層面,更著重企業、學生與學校三贏的人才培育面,以達到企業厚實人才競爭力、學生養成職場競爭力與學校培育學用合一人才之目標。產學聯盟不僅降低企業與學校合作的交易成本,且目前已邀請326家企業與逢甲共同辦學,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就業後就能實質提昇產業競爭力。
華航高星潢資深副總表示,逢甲大學具有航太、運管相關科系,造就許多優秀人才,華航二級以上的主管,逢甲畢業生就佔了二成。此次「民航人才培育策略架構」簽署合作案,華航與本校共同規劃課程,投入華航的航務專業人才於課程中傳承知識與經驗,讓參與學程的學生可以提早學習到航空產業所需要的知識,增加就業的競爭力,也期望藉由與大學合作,把關航空產業人力素質。
漢翔公司林南助副總經理則說,漢翔3000多名員工中,本校畢業生就超過500位,漢翔與本校在地理位置上僅一牆之隔,數十年的合作維繫如兄弟般的情誼,此次透過學程的專業實習,將為本校師生提供更多深入貼近航太工業的機會,包括各項生產製造、財務、經營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等領域,讓同學能夠厚植產業所需實務技能與專業知識,具備競爭力,學以致用,才能在千億產值的航太工業市場立足、貢獻所學。
本校自103學年度第二學期推出民航飛行學程,跨域整合校內工學院、資電學院與建設學院,接軌業界翹楚中華航空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讓學生在穩固的民航基本核心知識外,再透過航務專技、機務修護分組課程,具備飛行操作相關領域知識與航空專業修護技能。課程內容涵蓋「航空企業實務講座」、「飛航實務概論」等核心課程,「航太工程」、「航空站規劃與設計」等共同選修,以及「飛航安全管理」、「飛行測試」、「電子學」、「電路學」等分組課程。
最具特色的是學程結合華航機師與航空管理師資開設「飛機性能」、「飛航人為因素」等實用學科,並與漢翔公司合作提供學生校外專業實習的機會。另外,「術科飛行」之課程,將在逢甲大學姊妹校美國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或澳洲皇家墨爾本科技大學(RMIT)修習,同時校內也已設置CH Flight Sim Yoke飛行搖桿與Flight Simulator模擬飛行軟體輔助教學。
當日出席產學聯盟的華航聯合管制處副總經理劉雅川,是本校運管系的傑出校友,身負華航空中交通管制重任的他,每天監控超過2百架的飛機,劉副總指出,學生在大三前,先明瞭航空公司作業面的實務狀況,反思自己的不足,就能運用在學的期間,努力具備產業所需的職能,再加上英文能力的訓練,畢業後進到公司才有基礎競爭力。
華航總機師于卓然、副機師黃靜宜,是跨域學習的典範。于卓然1988年畢業於本校銀保系(財務金融與管理學系之前身),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憑著逢甲人忠勤誠篤的學習精神,經過數年的專業培訓,穩健的從基礎累積,現在已是華航中長程主力客機A330與A340的總機師。
黃靜宜是經濟系的校友(1996年畢業),外型清秀亮眼,進入華航擔任空服員,但是黃靜宜想翱翔天際的夢想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她積極的爭取受訓的機會,到美國舊金山學飛,苦讀英文與專業知識,終於一圓飛行夢。黃靜宜說,當空服員的時候接觸到駕駛艙的環境,好奇心與對自己的挑戰,讓她存款百萬到舊金山受訓,身為同梯中唯一的超級女生,黃靜宜成功取得三張證照,成為A330與A340的副機師。
右起擔任A330-300副機師黃靜宜,A330-300副機師張家豪,漢翔林南助副總、李秉乾校長、華航高星潢資深副總,擔任747- 400巡航駕駛員的林盟舜。(照片/林裕宗攝)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