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4.11.27
【研發處訊】研發處11月25日舉辦第二場經典講座,邀請駱榮富教授主講「申請國際合作計畫之經驗談」,以及何主亮院長主講「嗨!我來自台灣」,分享國際學術交流之經驗,鼓勵本校教師藉由國際合作計畫,結交外國朋友、增加曝光率,讓其他國家認識本校的研發能力,打開國際知名度。
駱榮富教授認為,宏觀、前瞻性的研究是單一國家無法達成的。目前歐美國際合作趨向環保、農業、綠色能源(建築)、防災、防疫、人類老化社會長照等議題,申請國際合作計畫需能順應潮流方向,且雙方對研究內容感興趣,藉由合作研究來解決人類許多問題。此外,計畫申請前需先瞭解對方的來歷、及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執行能力,雙方並洽談好未來智慧財產及分工等相關問題。駱老師以其執行台、俄(西伯利亞)及台、印(印度)計畫之經驗,說明一份叫座的計畫書應注意之要點為1.不要炫耀計畫多偉大、2.內容須交待清楚、3.不要自認世界無敵、4.計畫是可以執行的、5.以英文來書寫、6.字體不能太小。
何主亮院長則分享以留職留薪方式前往英國克蘭菲蘭德大學(Cranfield)進行國際學術短期研究交流的經驗,在過程中不但建立了跨國友誼,開拓國際人脈,並汲取新的觀念和研究方法,累積了自己的實力,所撰寫的研究報告也持續地多次被引用。何院長建議一輩子至少出國交流一次,先想好地點、支給、時間、學校教學的安排及相關權責,給自己一趟輕鬆的交流。
經由兩位主講人的經驗分享,鼓勵與會師長研究突破,不一定集中在科技部的計畫申請,也可以尋找其他的交流機會,來提升教學研究能量。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