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1.09.29
【建設學院訊】本校自96學年起推動服務學習方案,透過有系統的設計、規劃專業課程,加入服務學習運作模式,讓同學將平時所學加以實際應用,培養良好的服務態度。建設學院本學期彙集院內教學資源之能量,共有4個系所參與服務學習方案,並於9月29日中午12時至1時在丘逢甲紀念館108舉辦「建設學院特色計畫社會服務平台啟動會議」,由陳昶憲院長親自和參與社會服務方案的師生聚餐並經驗交流。
建設學院本學期參與社會服務平台計畫的課程包含:水利系蘇惠珍老師帶領「河川復育」課程的研究生協助觀樹教育基金會,進行雲林縣成龍村地層下陷國土復育的處理,該課程以「成龍濕地因應氣候變遷永續環境策略」為名,申請學校創新教學計畫的專業服務學習;景憩碩士學程的「景觀與遊憩實務」課程,由劉立偉、李英弘、與張莉欣老師帶領碩士班學生,協助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處理位於屏東縣的南方伊甸園區規劃設計,該課程以「南方伊甸園永續環境規劃設計與經營管理」為名申請學校創新教學計畫的專業服務學習;建築系黎淑婷、吳志文與楊淨伍老師以建築系大二「材料與創作」、室景班大二「媒材藝術創作」學生及碩專班賴昕鴻研究生共同投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太平園區農場的環境整建與自力營造工作、室景班曾亮主任以「室內與景觀設計(五)、(六)」修課學生參與位於中壢的中宣基金會中輟生學園的規劃。
陳院長在會中特別嘉許參與社會服務平台計畫的師生,感謝老師擴充教學資源,不僅增強同學專業知識,同時也兼顧學生軟能力的陶養,使本校學生成為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的現代公民。
建設學院特色計畫社會服務平台9月29日啟動。(攝影/吳美蕙)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