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純芳副局長解讀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deco

徐純芳副局長解讀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2010.05.13

通識中心「大陸文教、社經與科技發展大觀」專題講座,4月27日邀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徐純芳副局長,同時也是本校第11屆傑出校友,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為題,在啟垣廳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之優點、效益與內涵等社會關注議題進行詳細闡述。

徐副局長表示,全球經濟整合快速,2010年1月1日中國大陸與東協正式成為自由貿易區,衝擊著台灣對外貿易,簽訂ECFA之目的是為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避免台灣邊緣化。兩岸穩定的經貿合作架構,可開啟兩岸良性互動機制、強化台灣在國際產業鏈地位,提供台灣產業發展新契機,使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

至於一般社會大眾的疑慮,徐副局長強調,我方秉持「對等、尊嚴、公平,絕對不會自我矮化」原則,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顧及整體利益,絕對不會讓台灣主權矮化或港澳化。徐副局長引用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先生曾說過的話:「如果我們把中國當成威脅,就會被嚇得動彈不得;但若把中國當成機會,就會激盪出無窮的創意。」台灣一直以來,感受到中國的威脅,但也不應該忽略中國的機會,台灣一定要靠外在養分來茁壯本土的根;因此,更需要用開放的心胸對外探索、尋找機會。

徐純芳副局長。(照片/通識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