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園新聞
  • 大陸文教、社經與科技發展大觀 舉辦專題講座及海報成果展
deco

大陸文教、社經與科技發展大觀 舉辦專題講座及海報成果展

2010.01.14

deco

【通識教育中心訊】通識教育中心舉辦兩場「大陸文教、社經與科技發展大觀」專題講座及一場海報成果展,2009年12月22日邀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彭懷真主任蒞校演講「激發自我成長-未來十年會更好」。2009年12月29日邀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楊開煌教授演講「台灣『中國大陸研究』知識之建構」。2010年1月5日至29日在圖書館一樓舉辦海報成果展,由高承恕副董事長、通識教育中心王謙主任以及圖書館張簡誌誠組長共同帶領同學參觀與成果分享,並就自己所喜愛的海報進行投票。

彭懷真主任回首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以「地獄與撕裂」來形容其中遭逢的困頓,但是仍有許多人用感恩與行動改變了逆境;展望下一個10年,每個人應開闊自己的心胸,打破侷限,付諸行動,因應全球化的來臨。尤其面對中國崛起的必然趨勢,中國目前外匯存底已達兩兆美元,擁有龐大的經濟實力,全世界都在觀察中國的經濟發展。彭主任勉勵同學,面對新的挑戰,「態度」決定高度,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因此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免除與人比較的心態,轉為自我肯定的能力,發揮台灣學生豐富的創造力,充實自身優勢,鍛鍊身心,培養國際視野,才能掌握世界脈動,拓展生存空間。

楊開煌教授則表示,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國大陸在全球地位也越加重要,因此世界各國也將中國崛起的種種現象,列為首要研究項目,台灣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優勢,雖然時空的阻隔,雙方發展出不同特色的風俗民情,但兩岸皆同源於中華文化,彼此合作將能創造未來最大的勝利。楊教授進一步表示,總體而言,中國與台灣在研究上皆互有優勢,卻也有待加強之處,包括:積極進行大學交流,近距離且較深入理解潛在競爭者;深入合作研究,認識和理解彼此的思維邏輯,展現新學術可能;立足新中原,放眼新中華,建構兩岸發展新契機。

學期末「大陸文教、社經與科技發展大觀」課程成果展,由同學集思廣益共同參與,選擇與課程相關主題,包括:上海世界博覽會、人民解放軍、一胎化議題、三峽工程、北京申奧過程及官方承認五大宗教等,以海報的方式呈現,作詳細的研究與說明,並彙集同學一學期課程所學的知識,統整的結論與心得發表,成果相當豐碩。

「大陸文教、社經與科技發展大觀」課程成果展,吸引大批同學前往參觀。(照片/通識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