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9.10.01
【本報訊】本校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王傳益副教授及許正元副教授,帶領土木及水利工程博士學位學程8位同學,於暑假前往北京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簡稱水科院)進行「生態水理學」課程移地教學。此活動為本校與水科院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邁開雙方實質交流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此次移地教學課程內容包括:課堂講授、專業座談、工程實習參訪三大部份,課程總計時數達63小時,讓學生充分學習許多專業上的知識。其中講授內容相當充實,安排了七堂(21小時)之生態水理相關課程,由水科院多位教授傳授基礎理論及實務上的經驗。授課內容自河川生態之結構與循環的基本理論,至人類活動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並深入探討河川、水生態環境與人文之相互關係,進而將工程或現地應用的實質案例納入,更可貴的是,提出了研究思維的反饋,讓人類學會謙卑順天,瞭解生態對於地球環境的重要性。
專業座談部份,此次除了北京水科院外,亦拜訪了其他重要學者與單位,如清華大學王兆印教授,武漢大學李義天教授,以及長江水科院,進行實質的交流與互動,建立未來可持續聯繫的良好關係。
工程實習參訪方面,選定參觀重要水利設施,如北京奧運公園之龍脈水系、十三陵水庫及湖北葛洲壩、長江三峽水庫,其中參訪葛洲壩及長江三峽水庫,搭乘郵輪實地感受工程的偉大,也領略水利工程師的時代使命。所參訪的實習單位,均有專人進行解說,例如水科院所屬之大興實驗基地的鄭主任,長江水科院試驗基地的江主任,並且進行相關問題討論。
15天移地教學,除了受到水科院匡尚富院長熱情接待外,並在該院國際合作處 彭靜處長及游艷麗科長陪同引導下,整個活動圓滿結束,也讓本校師生受益良多,相信此次交流的經驗,以及與大陸相關單位及學者所建立的友好關係,均是本校國際交流的一大成果。
本校師生參觀三峽大壩,感受該工程之雄偉壯觀。(照片/水利系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